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消彼长(求月票!)

干宋 任鸟飞 2553 字 9个月前

还有,宗泽发现,支持赵宋王朝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小了。

再回头去看看只知在兴元府享乐的赵构和那经过一年多时间都没有捋顺更没有丝毫发展的川陕地区。

宗泽不禁一口老血喷了出去。

宗泽这时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在他呐喊得声嘶力竭而仍不见转机之后,他的报国热忱全都变为忧国郁闷。

结果,宗泽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当宗泽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终结时,便召集部将们到他身旁,要他们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光复旧宋的大业,他还朗诵着杜甫赞颂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借以表明自己是赍志以殁的。

几日后,宗泽终止了他战斗的晚年。

伴随宗泽最后的呼吸,他还连声高呼“出关!出关!出关!”,后溘然长辞,而无一言涉及私事。

对于宗泽的死亡,赵构丝毫都没有感觉惋惜。

相反,赵构还因为再也没有这个老顽固逼他回长安而暗自窃喜。

宗泽死后不久,赵构就迫不及待的任命杜充接管宗泽所管理的地区。

赵构让杜充接替宗泽,其实是有考虑的。

——赵构知道,李存最恨的人就是同意掘开黄河大堤的他,其次就是给他献上掘开黄河大堤计策的杜充,所以,谁都有可能投降大乾王朝,就杜充不可能投降大乾王朝。

杜充是一个暴躁、苛酷、刚愎,喜欢残杀又缺少谋略的人。

可以说,在杜充和宗泽之间,几乎找不出任何共同点来。

单就他们在主持陕西东部地区防务的作风和作为来说,二人之间的区别就极大:

宗泽,威望高,号召力大,关键有一颗忠君爱国、大公无私的心,因此他能把散在各地的各种亲宋武装全都聚拢到西宋小朝廷的旗帜下,把他们组织编练为抗拒乾军、保卫赵宋王朝的部队;

而杜充呢,缺少威望,既毫无忠勇气概,遇事也没有足够的机智。

杜充到任了之后,我行我素,暴虐蛮横,进而越来越不得人心。

以至于,之前经宗泽收编集结起来的部队,大部分又都四散而去;那些虽未前来陕西,而自愿接受宗泽的号令和节制的,如丁进和杨进,便干脆据地自雄,大有要走以前李存曾走过的老路。

这使得陕西又乱了起来,甚至就连蜀地也有不少豪杰不愿意被赵构这个怂货皇帝和西宋小朝廷这个没有骨气的小政府所统治而纷纷率众起义。

如此一来,川陕地区很有一众群雄并起的态势,赵构不惜交出刘锜和李彦仙才换来的与大乾王朝的议和,并没有给川陕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河东那些自相屯聚还在勉强苦苦支撑的亲宋武装,原来还在与宗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都在期待宗泽统帅大军出潼关,他们与之互相配合,协同驱除大乾王朝。

可杜充却不肯和这些亲宋武装继续保持这种关系。

——杜充充分执行赵构所期待的千万不要招惹大乾王朝免得引火自焚的战略方针,他也根本就不作兵出潼关进取中原的打算,他将河北河东那些亲宋武装的危急存亡置之不顾,根本就不打算与河北河东那些亲宋武装互为声援,一心与河北河东那些亲宋武装切割开来,不留余力的帮助赵构和西宋小朝廷在川陕地区苟安。

此消彼长之下,河北河东的那些已经奄奄一息的还在亲宋的武装,再也支撑不下去了,他们要么被大乾王朝招安了,要么被乾军彻底剿灭了,要么化整为零逃去了川陕地区。

并没有等到今年年底,仅仅到了十一月中旬,最后一支亲宋武装就被李彦仙给剿灭了,已经动乱了多年的河北河东地区,终于完全恢复了和平。

李存又少了一块心腹大患。

……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