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求月票!)

干宋 任鸟飞 2254 字 9个月前

此枪一共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步兵型,枪托长五十厘米,枪管长八十五厘米,并配有李存特意交代的一把一尺长的刺刀。

第二种是短枪管步枪型,枪托长三十五厘米,枪管长七十厘米,也配有一尺长的刺刀。

第三种是骑兵枪型,枪托长三十五厘米,枪管长五十厘米,没有配刺刀。

李存让自己的亲卫头领赵铁头(赵憨儿的次子)、吴拱(吴玠的长子。还有一说,吴拱本是吴玠之父吴扆与婢女所生的庶子,因吴扆惧怕妻子吴玠、吴璘的母亲刘氏,于是让吴玠养吴拱为子。)、翟琮(翟兴之子)、翟亮(翟进之子)、韩亮(韩世忠长子)等来测试这三种燧发枪的威力。

李想亲自给赵铁头等人讲述燧发枪的使用方法。

在李想的讲述下,射击步骤大约有倒药、装药、压火、装弹、射击等步骤……

赵铁头等人按照李想的指导,从他们刚背上的弹药袋里取出纸壳弹,用嘴咬开,把一部分颗粒状黑火药倒在底火盘上,然后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一起倒进枪管,之后用一个推弹杆把弹丸推到位。

别看这种装弹方式也挺繁琐的,但这跟历史上相比其实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要知道,历史上,早期的火枪,所使用的火药,根本就没固定的量,火药放得多与少,全凭火枪手的经验。

这就导致,历史上,早期的火枪极为容易炸膛,然后炸伤、甚至炸死火枪手,有时候连火枪手的同伙都会受到连累。

而这种由李存提出来的纸弹壳,其中的火药配比是最科学的固定量,可以有效的避免炸膛。

甚至就连那个弹药袋都是李存提出来的。

每个弹药袋中背着装有纸弹壳也就是纸筒定装火药五十三个——这个数字是李存根据历史上的戚家军的装备规定的,别问李存为什么是五十三个,李存也不知道原因,他只知道,戚家军严格遵守这个数字,肯定有其原因。

“砰!”

“砰!”

“砰!”

“……”

赵铁头等人一通射击过后,李存将他们叫过来,问道:“此枪如何?”

赵铁头挠了挠他的大脑袋,说:“没有弓箭用着顺手。”

虽然赵铁头跟他爹赵憨儿差不多,都是不太聪明的样子,但赵铁头这孩子从小就随赵憨儿在战场上厮杀,一直身先士卒,关键赵铁头跟他爹赵憨儿一样极为忠心,是那种李存叫他去死,他都不会犹豫一下就去死的那种,所以,在赵憨儿的长子战死过后,李存就将赵铁头调来担任自己的亲卫头领。

随着这几年的相处,李存越发的喜欢这个憨憨的赵铁头,准备好好培养他,让他将来接他爹的班,成为大乾王朝坐镇一方的大将。

所以,虽然赵铁头答非所问,但李存还是笑着说:“那是爱卿你习惯弓箭也。”

李存又看向其他人。

吴拱说:“此枪上手易也,不似弓箭,需勤加练习,又不似神臂弓,一箭射毕,难射二三箭。”

李存暗暗点头:“吴拱心细,有大将之风。”

翟琮随后说:“此枪射程远于弓弩,可在三百步以外将敌人击倒,应能在与敌交战之初,令我军占有先机。”

李存心想:“翟琮也不错。”

随后其他参与试射的人,给燧发枪的评价大多都不错。

李存亲自试了试,觉得这种燧发枪已经勉强可以装备军队了。

于是,李存问李想:“此枪造起来速度如何?”

李想答:“此枪枪管制作要求极为严格,制作时先在精铁上制作膛线,后卷成大小两根铁管,以大包小,再用钢钻钻成枪管,娴熟工匠每日只能钻一寸左右,月余才能完成一根,这样制作成的枪管才能坚固耐用,射击时不会炸裂……”

不等李想说完,李存就明白了,自己那“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的梦想,在自己找到量产这种燧发枪的方法之前,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