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另一种方式壮大的金国(求月票!)

干宋 任鸟飞 3029 字 9个月前

次年,王楷和李资谦派枢密院副使李资德和御史中丞金富辙出使赵宋王朝,谢恩并献方物。

同年五月,高丽派报聘的使者前往金国,但高丽使者只带去了国书,没有带去降表,且不向金国称臣。

这无疑给了金国攻打高丽的借口。

恰好那时完颜宗望刚刚经历大败,需要用一场胜利来挽回他的声誉,稳住他的地位。

于是,完颜宗望主动向完颜吴乞买请缨,去攻打高丽。

完颜吴乞买同意了之后,完颜宗望水陆并进,率领本部的和他四弟完颜宗弼的人马杀向了高丽。

高丽方面当时王楷和李资谦内斗正欢,根本没有人预料到,完颜宗望会率领五六万大军长驱直入。

简而言之,趁着高丽不备,完颜宗望率领五六万大军一直打到了高丽的首都开京城下,然后大败高丽的二军六卫,吓得王楷和李资谦不顾一切的跟完颜宗望议和。

结果,被完颜宗望勒索了大量的金银绢帛和女人,满载而归,形象一点说就是,完颜宗望几乎复制了历史上金人第一次包围东京汴梁城。

唯一不同的就是,之后赵桓始终战和不定,导致了金人第二次包围东京汴梁城,进而导致了靖康之耻,而王楷和李资谦却发挥了他们高丽人那种墙头草的生存本能,坚定不移的认了金国当宗主国。

用李资谦的话来说就是:“金昔为小国,事辽及我,今既暴兴,政修兵强,日以强大,又与我境壤相接,势不得不事;且以小事大,先王之道,宜先遣使聘问。”

李资谦都这么说了,处于李资谦摆布下的王楷也只好下旨向金国称臣纳表。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这两年的向外扩张,让金国以另一种方式壮大起来了。

同一时间,西夏国主李乾顺,见大乾王朝如此轻易的就将赵宋王朝打得节节败退,害怕极了。

李乾顺可不是耶律延禧、赵佶、赵桓他们那样是志大才空的废物君主,恰恰相反,李乾顺非常精明。

——这从历史上的李乾顺,在面对那么强大的金国时,仍然能保存西夏,并且让西夏在夹缝当中还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就不难看出来。

李乾顺清醒的意识到,一旦李存干翻了赵宋王朝,下一个要干翻的,肯定就是他的西夏。

那向大乾王朝臣服,成为大乾王朝的藩属国?

李乾顺不是不愿意。

可问题是,李乾顺清醒地知道,连燕云地区都收复了的李存,目标铁定是恢复汉唐时期的疆土,这样一来,西夏所割据的这块斩断了丝绸之路的要地,肯定是李存志在必得的一块版图。

所以,李乾顺断定,他要是去投大乾王朝,西夏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会步赵宋王朝的后尘。

经过反复权衡利弊,李乾顺决定臣服金国,并对金国说,李存就是下一个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如果他们坐视李存吞并了赵宋王朝,李存下一步肯定是出兵横扫草原,封狼居胥,所以他们必须得遏制住李存的发展,也不能让李存灭了赵宋王朝。

李乾顺的看法得到了自完颜吴乞买以下绝大部分金人的认可,完颜宗望更是主动请缨去攻打大乾王朝,用以策应赵宋王朝。

而原本在可敦城的完颜宗翰,在得知了金国又准备跟大乾王朝开战了之后,也率领其部人马从可敦城撤回来了,表示他要报仇雪恨。

金国后来又派使臣去西夏跟李乾顺商量,最后两国共同决定,西夏出兵去策应赵宋王朝,让赵宋王朝别被大乾王朝剿灭,而金国则出兵骚扰大乾王朝的边界,给大乾王朝施加压力,让大乾王朝无法全力灭宋。

此事其实早在李存第二次伐宋开始时,就已经开始谋划了。

只是,李存干宋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通讯实在是太慢了。

以至于,还不等金国和西夏谈好条件,李存就已经快将赵宋王朝给干翻了。

李乾顺见此,催促金国先别谈了,赶紧行动,不然赵宋王朝就没了,然后西夏和金国也危险了。

这才有了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在燕子城和北安州集结人马一事。

顺便说一句,完颜宗望见自己的兵力不足,威逼利诱高丽给他出了五万大军。

换而言之,现在出现了,赵宋王朝、金国、西夏、高丽四打一个大乾王朝的大不利局面。

其实——

打入到金国内部的宇文黄中,早就将西夏和金国的动作报告给了李存。

可一心先干翻赵宋王朝完成大一统的李存,实在是顾及不上金国和西夏。

老实说,李存也想过,派人纵横捭阖破坏金国和西夏之间的谋划。

可完颜吴乞买和李乾顺都太精明了,不可能中计。

另外,李存又觉得攘外必先安内。

而且李存对燕云地区的防御很有信心,觉得岳飞、韩世忠、苏东他们肯定能挡下金人的进攻。

所以李存才始终没有去管西夏和金国的勾结,一心先干翻赵宋王朝再说。

这其实也是李存着急先平定中原地区的原因之一。

不想,李存紧赶慢赶,还是因为赵构跑得太快,而慢了金国和西夏一步。

此时,李存不由得陷入了两难之地,是继续干宋,还是先收拾自己找死的金国和西夏?

对了,还有不知死活的高丽……

……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