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干都干了(求月票!)

干宋 任鸟飞 2249 字 9个月前

那黄帝对应的自然就是李存了。

蔡延世的梦全都与现实对应上了,所以人们怀疑这是神人“咒水之异”。

而李存的统治也因此更容易被接受了一些。

当然,对于李存所做的一切,有人认为李存在作秀,想要收获士誉。还有人将太学生在着作中流露出的由衷感激之情,看作是对李存的粉饰。至于蔡延世的梦,则被一些人说成跟李存斩蛇一样,全都是无稽之谈。

对于这些不同的声音,李存并没有理会。

赵宋王朝毕竟存在了小二百年,肯定免不了还忠于它的人,至少是心向它的人。

再者说了,这些人除了会背地里说些不疼不痒的风凉话,也干不成什么影响李存统治的事,相反,他们最后还得“委曲求全”的来帮李存的大乾王朝做事,毕竟,他们这些人也得生活不是。

真正麻烦的是那些想要推翻大乾王朝统治帮赵宋王朝复国的人。

比如吴革。

吴革是华州华阳人,宋朝开国勋臣吴廷祚七世孙。

他从小就好学,喜欢谈兵。

因为没考中科举,吴革便去泾原军当兵,后来一路做到了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

吴革曾被李存给捉到过,但他并没有像姚友仲、折可与、王琼他们那些武将那样被李存所折服,最后选择投效李存,他在李存废掉赵桓和赵宋王朝了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致仕。

后来,吴革得知李存准备将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捉了囚禁起来,他对身边的人说;“二帝与天卷皆遭敌人拘囚,为人臣者,何用生为?”,然后准备保全赵氏的血脉,将来帮赵氏复国。

吴革等人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赵佶的第十八子相国公赵梴。

吴革他们这些人之所以选中了赵梴,主要是因为,他们发现有一个名叫李浩的人长得跟赵梴十分相似。

吴革他们这些人觉得,这是老天在帮赵氏,所以他们说服了十五岁的李浩去顶替赵梴被范琼给找到带走。

同时,吴革他们这些人还组织兵马,准备在事情败露了之后,誓死一拼,或者这些人就是将来赵梴起兵的原始本钱。

于是,吴革他们这些人就通过各种各样隐秘的渠道暗中招兵。

一个叫“议伟”的名士,得知此事了之后,率领两学进士崔鼎臣、周虎臣等八十余人,前来应募。

吴革见此大喜,当即委任议伟总管所有士人。

又过不久,吴铢、朱梦说、左时、张知彰、马献可、吴忠、徐伟等数十个还忠于赵宋王朝的太学生前来应召,他们主动担任参谋,以及协助吴革管理人马。

另外,还有不少两河骁悍之士前来应召入伍。

经过这两个多月时间的酝酿,吴革等人已经招募了两千多名死士。

吴革他们暗地里训练这些死士,并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约束。

这件事后来还发展到不少赵宋王朝原来的官员参与密谋,甚至就连吴革他们聚集的启圣院,都是打入到了大乾王朝内部的还忠于赵宋王朝的官员给他们提供的。

后来,议伟得知赵构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目前手上有十几万大军,遂向吴革献言道:“可密遣薛安、裴进、靳立等数辈,怀揣蜡弹,由间道告急于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乃约里应外合,夺回都城,保全宗社。”

——此时,赵构已经采纳了耿南仲的建议,故意在兵马大元帅府的前面加上了“天下”二字,这也代表,赵构的野心已经开始滋生,准备借鉴唐肃宗灵武故事,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名号召四方勤王部队。关键,有了“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幌子,赵构就增强了其地位的正统性与号召力,为其登基为君夯实基础。

吴革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表示同意。

随后,吴革等人多次召开会议,对之后的护送赵梴离开东京汴梁城或者帮助赵构夺取东京汴梁城等事的细节进行周密的策划。

经过吴革等人的反复商议,认为,由于大乾王朝在京畿地区兵强马壮,赵构他们想要打回到城下,可能性不大,而只有两千多人马的他们,想要靠武力打出东京汴梁城,又简直是痴心妄想,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等到李存将东京汴梁城打开,然后他们再靠着打入到了大乾王朝内部的心向赵宋王朝的大臣的帮助分批离开东京汴梁城。

可这样一来,就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存已经下过严令,不将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捉了,就不会打开东京汴梁城的城门。

如今,他们已经发展到了两千多人马,目标很明显变大了。

长此以往下去,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夜长梦多。

吴革等人最后通过充分的沟通,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便将他们掌握的一些还在逃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给供了出去,这还可以帮那些已经打入到了大乾王朝的心向赵宋王朝的官员升官,一举两得……

……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