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岳飞,朕的卫青、霍去病(求月票!)

干宋 任鸟飞 2264 字 9个月前

当时,就连吴璘的部将都认为,他们的形势这么好,再打下去很可能取得一场辉煌的大捷,所以,对于南宋小朝廷的撤退命令,他们应该“灵活”对待,但吴璘还是老实的遵守了南宋小朝廷的命令退兵了,最终导致他们被金军追击,损失惨重。

说老实话,对于帝王来说,吴璘这样的将领,其实比岳飞那样的将领更好。

而且,李存是认为岳飞是自己手上最能征善战的将领,但也不是说李存手上就没有能跟岳飞比一比的将领。

在李存看来,吴璘的攻坚克难能力,其实也不比岳飞差太多。

要知道,历史上的吴璘,早年一直跟着哥哥吴玠在西军中打拼,吴玠在绍兴初年两次大败金兵(箭筈关之战、和尚原大战),吴璘都出力非常多,后来的仙人关之战吴璘更是居功至伟。

而历史上的吴玠去世以后,南宋小朝廷用文臣胡世将担任川陕军区司令,胡世将不懂军事,于是将行军打仗之事尽委于诸将,吴璘凭借其战绩、资历以及与吴玠的关系,逐渐成为川口诸军的实际指挥官。

金人败盟了之后,吴家兄弟的老对手撒离喝又犯川口,但很快就被吴璘给击退,接着吴璘率领一众宋军转入反攻,连续在野战中大败金军,并攻城略地,收复扶风、秦州等地。

只可惜,南宋小朝廷永远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就在吴璘打得大顺,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南宋小朝廷又跟金人议和,吴璘被迫撤兵。

后来,绍兴十二年宋金议和以后,历史上的吴璘所部,有近二十年的时间无仗可打。

但吴璘并没有因此放松了训练。

等到完颜亮败盟,吴璘以六十岁的高龄仍然亲自上阵督战。

因为南宋小朝廷长期奉行的投降政策,使得宋军的整体战力下降,可即便是这样,吴璘与金军大战数阵,最终还是互有胜负,打了个平手。

更难得的是,吴璘还懂内政和建设,不打仗的时候,吴璘一直在汉中修堰既田。

最终吴璘以高龄病死在任上,善始善终。

可以说,吴璘就是最完美的大将。

这也就不怪,李存将岳飞换下来了之后,让吴璘去统制河东的那十几万乾军主力了。

被李存调到战场上去,而且还是独当一面指挥河东十几万乾军主力,只比岳飞大一岁的吴璘,当然很激动。

可吴璘也清楚,在岳飞打得非常漂亮的情况下,李存把他调过去换下岳飞,肯定会让不少骄兵悍将不服。

话说,有一个吴玠这样的有本事又有名气的哥哥,有时候真是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凭借哥哥吴玠的声名,吴璘得以迅速崛起。

但当吴璘取得了不亚于甚至超过哥哥吴玠的功绩,以及他的能力可能也超过哥哥吴玠时,却依然无法摆脱哥哥吴玠的阴影。

人们在谈到吴氏兄弟时,总是先说吴玠,再说吴璘。

这让吴璘一直戴着“关系户”的帽子。

尤其吴璘还是出身于李存的亲卫头领,深得李存的信任。

这让吴璘更是戴实了“关系户”的帽子。

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人认为,吴璘能来摘岳飞种下的桃子,全都是因为李存和吴玠的关系。

吴璘对此也很无奈。

但吴璘却没有多说什么。

首先,吴璘对他自己有信心,他觉得自己不比任何人差,肯定能当好河东战区的主帅。

还有,吴璘对李存有信心,他是李存调来了,这谁都知道,因此,绝对不会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因为李存一直强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不听他命令的,绝不会有好下场的。

有这两个大前题在,吴璘只要憋足了劲,打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别人就会知道,他吴璘能担任河东战区的统帅,靠得是自己的能力,不是关系……

……

……

新的一个月开始了,求大家赏赐给小鸟点月票吧,这个月五号以后,我肯定尽量多给大家更点。

先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