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页

不等范宁说完,曹太后便道:“哀家不同意在太学中设工学这个项目,并不是哀家反对工学,但放在太学里不合适,况且大宋本身就有文思院,为什么要另建工学院?”

大宋文思院是大宋太平兴国三年建立,主管各种机械衡器制造,朱元丰的蒸汽机,目前就是在文思院制造。

但文思院和军器所都是工场性质,不是范宁想要的教育机构。

“微臣赞成太后的意见,不在太学里设工学,所以微臣提出专设学院,作为朝廷军器所和文思院的一个补充,培养那些将读书人的智慧和工匠高超手艺结合起来的人才,同时研究军事和民用的各种机械,比如用蒸汽机取代水车,研究新式农具,研究新式航船,研究新式纺织机器、研究更强大的兵器,这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曹太后点点头,“军事和农业哀家一直就很支持,还有纺织、采矿、航运,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如果工学院是向这方面发展,而不是设计那些奇巧淫娃,哀家就会大力支持,甚至会从内库中拨银来建立工学院,想必你心中已经有了方案,你打算推荐谁来主持工学院的筹建?”

范宁躬身道:“微臣准备推荐翰林院馆阁校勘沈括来负责筹建工学院。”

第六百二十九章 辽使到来

在建立工学院之事上,曹太后终于松口,同意建立专门的工学院,作为教育研究机构,隶属于工部,为此,曹太后特地从内库拨银五十万两,支持工学院的建立。

工学院建立得到了天子赵顼和朝廷的积极回应,次日,知政堂便以全票通过建立工学院的方案,赵顼批准在城西金明池南面拨付土地一千亩,作为工学院的建校地。

另外由知政堂提名,赵顼批准,通过由工部侍郎董绩牵头,匠作少监李文泰,军器少监王深,以及范宁推荐的翰林院馆阁校勘沈括,四人组成筹建组,负责工学院的筹建。

时间又过了几天,辽国使者张孝杰抵达了东京汴梁,开始了他的和谈之旅,赵顼指派副相司马光和鸿胪寺卿朱孝文负责接待张孝杰。

数百名辽军骑兵护卫着张孝杰走进了京城,这是张孝杰第一次来大宋都城,他一路张望,心中不断惊叹,这才是繁华盛地,文化之都,比辽国上京不知强了千万倍。

张孝杰毕竟是汉人,在文化血脉上他更倾向于大宋,他心中暗暗思忖,若能在大宋为相国,不知比辽国强上多少倍。

可惜他是辽国宰相,羡慕归羡慕,他也只能面对现实,他不可能来大宋为官了。

陪同张孝杰的是鸿胪寺卿朱孝文,他原本出任成都知府,但父亲去世,丁忧三年后复职,先是出任大理寺卿,在去年调为正四品鸿胪寺卿,他已经年近六旬,就是突破不了三品这个关口,而他女婿范宁已经是正二品参知政事,这让朱孝文十分苦恼。

“听说朱寺监有个一个好女婿?”张孝杰笑着问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