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页

“我知道,等会儿我就弄架子,我对孙子还没有这么精心照顾呢!”

范宁翻了个白眼,你孙子在哪里呢?

……

在故乡只休息了两天,范宁带上范明轩,众人再一次启程南下了,在吴江稍停了一个时辰,范宁和朱佩去拜访了在家里养老的朱元甫。

朱元甫确实老了,手上和脸上长满了老年斑,精神也大不如前,两个月前,朱元骏病故,安葬在衡阳,他最后被贬为衡阳县尉,在那里走到了生命尽头,他的子孙按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衡阳,加上他们已在衡阳购置产业土地,朱氏这一支就算留在衡阳了。

这件事对朱元甫的打击很大,这就意味着分裂的朱家不可能再复原。

“我也想开了,枝开散叶,朱家一支留在衡阳也不是不可以,百年后,他们的子孙再来吴江寻根吧!”

相对于朱元骏,朱元甫更关心自己的儿孙,他握住范宁的手,吃力道:“我四个儿子,老三和老四都是庸碌之辈,不求进取,我已留给他们足够的财产,随他们去吧!只有我的次子孝霖精明能干,明白事理,可以做一番事业,阿宁,你帮帮他吧!算是我最后求你这件事。”

范宁叹口气道:“祖父不要再说了,好好休息,我一定会尽力!”

朱元甫脸上露出宽慰笑容,又握住孙女的手笑道:“朱家最有出息的还是我的佩儿,找的郎君多好,我真的放心了!”

朱佩感觉祖父是交代遗言,她心中难过,顿时泪如雨下,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范宁让祖父休息,扶着妻子从房里走出来,对她道:“去把大哥找来,见见祖父吧!”

范宁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朱元甫了。

朱佩点点头,快步出去了。

这时,朱孝霖请范宁坐下说话,朱孝霖和兄长朱孝云是一母同胞,而老三和老四分别是两个小妾所生。

相比朱孝云的温文尔雅,朱孝霖则更像父亲朱元甫,简直就是朱元甫的翻版,其实在朱元甫的四个儿子中,范宁也更喜欢老二朱孝霖,尽管朱孝云是他的岳父,但朱孝云就像一本教科书,什么都按照规矩来,一丝不苟,住在他府中,就算晚点回来,也要向他说明情况,让范宁很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