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页

“府君不想管这件事?”

“管了又如何,不管又能怎样?”

范宁轻轻叹口气,问道:“你觉得保甲法的问题出在哪里?”

公孙玄策想了想道:“保甲法的实质就是在乡这一级增加了一个衙门,就像那个掌柜的称呼,保衙,我们应天府或许不承认,但在百姓眼中,它却实实在在存在了。”

范宁点点头,“以前县里的各种开支都指望上面下拨,一直都很拮据,叫做清汤煮县衙,现在增加了一个保衙,县里就有了一条敛财之道,变法的结果就是朝廷收入增加,但百姓却更加困苦了。”

“府君说得对,朝廷本意是不想给百姓增加负担,但到了县里,变法就成了敛财之道,县里收入充沛了,朝廷的税赋保证了,但最终结果却是百姓负担大大增加。”

“一点没错,变法的本质就是利益重新分配,可如果朝廷动不了权贵的利益,那么朝廷增加的利益从哪里来?说到底还是盘剥百姓。”

范宁心中十分感慨,如果将来王安石推行变法,恐怕自己也要成为反对派了。

宋朝实行的是强干弱枝,军队不用说了,禁军直属于三衙,厢军属于安抚使司,地方官府只有少量乡兵。

而在财政上,农村税赋收入归转运司,城市商税以及茶酒等大宗专卖收入归提举司,州县官衙几乎没有收入,只能靠朝廷划拨一点经费,或者通过地租、房租获得点小收入补充财力。

这样一来,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就十分牢固,能有效避免汉末地方割据以及唐朝藩镇割据的重演。

可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正因为朝廷的强大压制使地方官府无法向上突破,那么也只能向下寻找财源,但百年来制度稳固,地方官府也苦于没有扩张财源的借口。

王安石变法最后变成害民之法,根源就在于此,一旦实施变法,地方官府就找到了向下盘剥百姓的借口,压制了百年的地方官府欲望一旦被释放出来,势必会对乡村基础形成强大的破坏力。

看透了变法的实质,这一刻范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大宋要想改变三冗和积弱局面,必须对内实施强军,而对外实施扩张掠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第四百八十四章 阿多的婚事

回到宋城县,天色已晚,范宁直接回了自己府上,抢先迎接他的,还是女儿范真,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这话还真不错,有点什么好吃的,小家伙总是想着给爹爹留一口,这让范宁对她十分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