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页

但另一批官员认为,海外情况特殊,不能照搬大宋的标准,应该特殊对待,耽州和鲲州相距遥远,把耽州设为鲲州下辖县根本就不现实。

天子赵祯便采纳了后一种方案,正式定为耽州,不过在设定官员时,没有派知州事,而只是任命了一名通判,同时兼任耽县县令,这就叫名义上的州,实际上的县。

通判张遥年约三十岁,也是进士出身,比范宁早一届考中科举,原来是青州即墨知县,因出使过高丽,便被升为耽州通判兼耽县县令,虽然管辖的子民只有五百户汉民和数千土著,但官职却上去了,从正八品一跃升为正七品。

“欢迎范使君光临耽州,范使君一路辛苦了。”

范宁虽然是鲲州知事,但同时也是海外经略副使,算是张遥的上级,不过这种上级却不是直属上下级关系,只是名义上的上级。

所以张遥虽然对范宁的态度很恭敬,但并没有下级对上级那种刻意的讨好,更多是比较客气。

范宁也笑道:“我是特地进京述职,因为随行带有马匹,所以需要在耽州盘桓几日,让马匹修养一下,给张通判添麻烦了。”

“哪里!哪里!耽州就是中转之地,范使君来休息很正常。”

张遥又看见了码头上的五十匹小马,惊讶道:“这些就是鲲州出生的马驹?”

范宁笑着点点头,“正是,特地带去给官家和朝廷大臣们看看,官家一直惦记啊!”

张遥大喜过望,鲲州产马了,那些朝中一直在抨击海外各州是劳民伤财的大臣也该闭嘴了,而且耽州也终于要发挥它的作用,作为战马的中转地。

“太好了,我们修好了马棚,也围出大片牧场,就等这些小家伙前来入住呢!”

张遥连忙命令手下带着牧子去安置马匹。

这时,范宁又道:“还有一件事,我想和张通判谈一谈!”

“使君请说!”

范宁便将他们在路上遇到高丽探子的事情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