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木堵镇上有三大药铺,六家医馆,平均每家药铺内有两家医馆。

除了医馆,还一些坐堂医师,他们中间有药铺自己的医师,也有挂靠药铺的独立医师。

总之一句话,医师很多,竞争很激烈。

牙人帮他们找的这家药铺叫做益生堂,就位于王状元桥,离奇石巷和货运码头都很近。

药铺是一座独立的黑瓦大房,铺面宽两丈,三级台阶,上面挂着大牌匾,龙飞凤舞三个大字,‘益生堂’。

外面还有一杆大旗,黄底红边,上书两行八个大字‘杏林国手,救死扶伤’。

看了让人脸红,杏林国手,那一般是指御医。

“请跟我来!”

牙人带他们走进大堂,一股浓烈的药味扑鼻而来。

自古以来没有变过的铺子恐怕就是书店和药铺了,大堂十分宽敞,至少有三百个平方,左边是一排长长的矮柜台,里面十几个抓药伙计正在忙碌,靠墙便是密密麻麻的药柜。

中间是四五排长椅,或躺或坐,至少有五六十位病人,不停地有呻吟声传来。

坐下角摆着四张圆桌,每张圆桌前坐着一名医师,正在给病人切脉看病。

而右边有两间屋子,每间屋子就是一家医馆,门口挂着布帘,上面有牌子,一家叫做王氏内科,旁边有说明:正五气,调阴阳,有点玄,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另一家叫做五脏内科,也写几句吹得不着边际的广告词。

这时,牙人叫住了一名富态的中年男子,“罗大掌柜!”

罗大掌柜走上前,牙人给他介绍,“这位就是专攻外科的范医师,家传国手,从业已经二十年,医术经验非常丰富。”

牙人很会说话,他只说从业二十年,可没说是从医,万一被拆穿,他也能把话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