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两家四人在一张桌前坐下,刘宏运要两盘羊肉馅的蒸饼,四碟爽口小菜,一条蒸白鱼,一盘羊羹,一盆烧蹄髈,又要了四碗羊杂汤。

这几道菜在大酒楼至少要五六百文钱,但在这种小饮食店,只需百文钱就够了。

刘宏运招呼众人,“快趁热吃吧!大家不要客气。”

范宁肚子也委实饿了,他伸手便拿起一只大馒头啃了起来。

在宋朝,只要是面做食物都叫饼,烤的叫烧饼,煮的叫汤饼,蒸的就叫蒸饼,蒸饼在北方又叫做包子,在南方则叫馒头。

平江府的太湖羊在天下颇有名气,所有冬天吃羊肉自古就是平江府的风俗。

范宁又喝了口香喷喷的羊杂汤,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

刘康这才继续说刚才的话题。

“我也是进了学堂后才知道,面试题目有四个档次,最容易是背《百家姓》,其次是背《千字文》,再其次是大段背《论语》或者《孟子》。但最难的是考官随便说一句经文,一般都是无头无尾,你必须要准确说出它的出典,这道题目叫做寻根溯源,如果你抽到这道题目,而且答上了,那你面试分就高了,相反,《百家姓》背得再好,就算通过面试,但得分也不会太高。”

范宁这才明白自己面试的题目叫做寻根溯源,他想了想又问道:“这个寻根溯源有没有什么范围?”

刘康笑了起来,“当然是《论语》和《孟子》,小学塾还能学别的东西吗?”

范铁舟连忙问道:“宁儿,你抽到的是什么题?”

范宁笑了笑,“抽到的就是寻根溯源,问的是《孟子》中的一句话,我正好很熟,所以答上了。”

范铁舟大喜,“太好了!”

刘康也竖起大拇指,“你的运气不错!”

范宁想起一事又问道:“那个面试的主考官是谁?”

“可是一个面色白皙,留着长须的老者,他今天好像戴着乌纱帽,看起来很儒雅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