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页

众人肃然,黑夫才又道:

“八千、一万五千,尽作京观,大河为之色赤,西河人也该解恨了,消气了罢?”

他让文吏提笔记录,宣布道:

“从十二月起,各军私自处死俘虏者,将视为私斗!往后士卒擒俘虏与斩首等功,而对军官而言,擒俘虏10人,相当于斩首11级。”

“俘虏被擒获后,将由军法官统一审理,判决,根据其罪行不同,处死、为隶臣、或释放。”

没有人是圣人,不可能原谅敌人,就连儒家,底线也只是以直报怨。

那就让他们,承受的大秦专制主义的铁拳吧!

用理性代替感性。

让公审,来代替私人的刑罚,这是秦国一贯的规矩,也黑夫最喜欢她的地方。

俘虏们将以杀人罪,群盗罪,强暴罪,抢劫罪,谋逆罪来论处,反正最后都难逃一个死。

其结果将是,军法官会很忙很忙,黑夫刚在云阳宫重新建立的“学室”,那些年轻法吏必须成批培训,然后立刻开赴前线,旁听、记录、最后亲自参与审判。

没时间细细甄别,原则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鼓励相互举报,在西河做过以上事的人,会死得比斩首更惨。

而张耳、项籍、蒯彻等人,更会被列为罪大恶极的战犯,对他们的审判定会宣扬得人尽皆知,最后可能会享受到赵高一般的待遇……

司马欣等秦籍官吏自是举双手赞成,陆贾也极力赞同这种方式。

“父不受诛,子复讎,可也。父受诛,子复讎,推刃之道也。”

一句话,父母因自身罪恶而死于法律惩罚或他人报复,子女不得复仇……这是儒家为其“大复仇”做的补充,与之相对的则是“国仇九世可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