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页

其中,茅津渡北连安邑盐池,一向是三晋运盐之孔道,商旅辐辏。春秋战国时,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争之地,那著名的晋献公“假虞伐虢”即由茅津渡河,灭亡了陕县的虢国。

等到秦穆公伐郑时,晋元帅先轸出奇兵从茅津渡河,埋伏在崤函,以逸待劳,大败秦军。

赵高承诺,楚军可再从蒲坂搭浮桥入关中,如此便能绕开函谷关防,出现在关中腹地,骊山近在咫尺,而赵高的条件,依然是割上党郡为王……

这下赵魏的隐瞒藏不住了,倒霉的陈馀必须面对项羽的怒火。

好在他也有自己的底牌。

眼看陈馀就要被拖下去,他连忙以头抢地,急切地说道:

“此乃蒯彻、李左车刻意欺瞒,陈馀全然不知,且下臣此番主动请使,真是一心为楚,并有一秘事,欲向上柱国禀明!”

项羽比手,让陈馀将话说完:“这或是汝此生说的最后一句话,且想清楚了再言。”

陈馀稽首:“上柱国当知,陈馀主恒山郡之政,而恒山北通代郡,代郡又接塞外……”

“月余之前,匈奴大破东胡于瓯脱,一统漠南,旋即又有两位匈奴单于之客,抵达恒山,上柱国可知他们是谁,意欲何为?”

“谁?”

“正是上柱国之族人,项梁、项庄二君,而他们带来了匈奴大单于的口信……”

“吾仲父尚在!?他如今在何处!”

项羽又是惊讶,又是狂喜。

“二君因不便与臣一同南下,故皆在恒山郡为客。”

陈馀从贴身处掏出那封带着体温的羊皮信,双手奉上,项羽取来打开,还真的似是项梁的笔迹——这位仲父对项羽影响极深,他在关中那些年托门客送到下相的信,项羽不知读过多少遍,秦始皇那建立在楚人痛苦上的骄奢淫逸,亦是从叔父信中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