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误打误撞,画漫画,写文章,成了替工人说话的代表……这才有其他人的跟进,说起来,他叶大少爷也是顺天应人,有功无过……当然了,若是别人站出来讲,没有那么多神仙庇护着,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想通了这些,叶曦觉得自己的面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卢多逊这家伙号称酷吏,让他敛财,无所不用其极,让他移民,几百万人就去了西域,论起执行能力,他要超过绝大多数人。

这次他采购军需,也吃了不明真相的亏……根本没有估计到蒸汽机带来的革命……只不过这不能算卢多逊的错,至少不是有意的。

当然了,他抓叶曦,是存心不良,但是在动手之前,他并不知道,等抓到之后,除了硬顶了郭宗训,他也没有别的出格表现……总而言之,叶华还不愿意随便拿下他。

假使柴荣在京城,卢多逊绝对是要被罢官的。

可天子不在,本着当家不闹事的原则,叶华放过了卢多逊。

不过他也别想轻松过关。

叶华把礼部和度支部的侍郎同时给他,就是让卢多逊去做事,做得罪人的事!

首先,叶华授意卢多逊以礼部的名义,延揽一批学者,同时跟各大书院学堂合作……让他们去研究大周的各个方面……人口、粮食、经济、教育、天文、水利、农业、钢铁、煤炭、外交……说白了,大周要建立一套智库体系。

有这些学者提供客观的建议,朝廷施政就更有方向了。

不然光凭着官员个人的判断,任何人都难免犯错。

有了学者支持,接下来就是采购体系的问题,当年李谷任三司使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大的纰漏,后来几经改革,也没有完全解决弊端。

这一次是彻彻底底的整顿,从上到下,聘请专门人才,严格流程……最关键的是,每一笔开支,都要对外公布,发表在报纸上,接受监督。

审计寺那边,要重点核实,还要进入工厂,了解真实的情况,要求工厂公布财报……这一连串,都是得罪人的事情。

而且工程量非常庞大,叶华毫不客气,都交给了卢多逊。

此时的卢多逊,就觉得自己肩头仿佛压了两座泰山一样,要命的是他还不能叫苦,只能拼命向前冲,一定要尽快完成任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