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辩论自下而上,来得很突兀,又非常迅猛。

很快就连朝中重臣,内阁诸公都被波及到了。

白发苍苍的韩熙载找到了叶华,作为少数还在朝中的老臣,韩熙载非常熟悉眼前的情况。

“当年南唐就是如此,一边是工厂作坊,一边是乡村民生,双方针锋相对,闹得不可开交……当时老夫想要借鉴侯爷的作法,厉行均田,化解矛盾,只是老夫想不到,大周落实了均田,还是会有这个麻烦,老夫只是不知道,侯爷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韩熙载显得很无奈,大周变化的确是太快了,他已经被新出现的事务给弄得晕乎乎的,有心跟上进步,却也力不从心了。

叶华笑道:“韩相公高见……当下情况确实如此,工农业争夺资源和劳力,绝对会长时间存在,只不过未必只是争抢,韩相公若是愿意,不妨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叶华邀请韩熙载去商王府,正是原来柴荣的潜邸。

在王府大厅,有一张巨大的桌子,上面摆着特大的紫铜火锅。

太子郭宗训,商王郭幸哥,包括王朴,李肆,戚同文,梁周翰,几个人全都在。

他们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不断涮肉,往嘴里塞。

郭宗训吃得最凶,差不多七分饱,他才气哼哼道:“我在下面走了这些时候,最清楚那些作坊矿场会有多黑心!老百姓现在有田地,只要朝廷不欺负他们,就能自给自足,填饱肚子。你们非要逼着百姓进城,去当工人,是你们脑子有毛病,老百姓才不会愿意的!”

郭幸哥黑着脸道:“我也不想欺负老百姓,可矿场要人,船厂要人,炼铁厂还要人!老百姓都托庇合作社,挤不出人手,没有劳力,我们的工业要怎么发展?”

“发展工业不能牺牲农业!”

“不牺牲农业,何来工业?”

……

这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从最初的太子和商王之争,渐渐地,包括王朴,李肆,戚同文,梁周翰,都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