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为了下一代,李相公彻底不要脸了。

在这几个人当中,薛居正的情况更糟糕,他儿子只排了三十五名!是所有取得科举资格的训导员当中,最后一名,吊车尾的!

因此薛相公就算是想护也护不了了,他的一念之仁,很有可能就会让自己儿子名落孙山,那可就赔大了。

“陛下,士风不正,私相授受,早就是科举的弊端之一。这就好比源头不清,鱼目混珠。要想改变,就必须彻底涤荡尘埃,扫清污秽……老臣不才,曾经担任过一科的副主考,现在思量起来,的确有不少错误……老臣恳请陛下降罪!”

说着,薛居正主动跪下请罪!

叶华和李肆互相看了看,只是一眼,就什么都了然了。

他们俩不用废话了,论起心肠狠辣,下手歹毒,这帮胡子一把的宰相重臣,狠起来那是六亲不认,翻脸无情!

当然了,这也和下手及时有关系。

如果再拖延十年二十年,那些世家恢复了元气,他们跟朝廷官吏勾结更深,甚至手握着重臣的把柄,到时候别说为了儿子的前程,就算是老祖宗从坟里爬出来,也没法让几位相公改变心意,背叛士人集团!

叶华的眼珠转了转,他突然站出来。

“启奏陛下,臣才疏学浅,看了一些文章之后,只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实在是想不通,我朝的官吏,写这样的文章,究竟是为了什么!”

柴荣不客气道:“岂止你看不懂,朕也看不懂!明明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事情,非要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全都是废话!”

“陛下!”

叶华顺着柴荣的话,“臣建议,陛下应该降旨,晓瑜天下,要求改革文风,凡是科举文章,必须平易畅达、反映现实。臣以为,以后的科场举子,尤其是会试,殿试,应该有从政经验,拿出来真东西……臣以为用脚走出来的知识,要比故纸堆里翻出来的深刻!”

叶华这话,算是说到了几个宰相的心坎上。

他们听着那叫一个顺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