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五年的功夫,一石粮食,最便宜已经跌破了三百文。

这还是因为大周对外作战,要采购军粮,撑住了粮价,不然跌破二百文,甚至一百文都是有可能的。

历代统一天下之后,都会出现粮价快速下跌的情况,许多文人描述的盛世图景当中,物价低廉往往被拿出来说事。

比如隋炀帝大业八年,天下大乱,河北一带斗米大概几百钱,到唐高祖武德元年,战乱甫平,民生凋敝,洛阳一带斗米飙至八、九千钱。

也就是说,一石粮食,能价值八十贯到九十贯铜钱。

几乎相当于四斤铜钱,换一斤粮食,这个数字是非常非常骇人听闻的!

在战乱的年月,什么都可能发生。

而经过大唐君臣的努力,在《新唐书·魏征传》中记载:于是帝即位四年,米斗三钱。

没错,是三钱。

《食货志》中重复了这个数字:贞观初,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

《资治通鉴·唐纪》中也强调:贞观元年,关中饥,米斗值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是岁天下大稔,米斗不过三四钱。

贞观四年是个分界线,这一年,经过李二的休养生息政策,天下大治,再加风调雨顺,米价降至最低点。不仅在唐朝,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米价最低的时候。从贞观元年的米价千钱到贞观四年的三五钱,不过三四年时间。

与刚刚结束战乱时期相比,米价跌了三千倍!

整整三千倍!

当然了,米价低,是因为老百姓努力耕田,亩产高,丰收了,天下不愁吃的,固然值得高兴。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米价过低,甚至会摧毁一个国家!

大家都知道封建小农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如果经营不善,或者遇到天灾人祸,往往就会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