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的眸子一缩,马上出班道:“陛下,海外多风险……”

朱高炽微笑道:“外藩来朝贡,总是要回礼的嘛!慢慢来,不着急。”

金幼孜欲言又止,最后只能回班。

随后杨荣禀告了某地发生水灾的事,杨溥当即说道:“陛下,此时应当马上借粮给灾民,以渡过难关。”

群臣纷纷赞同,然后又建议马上派人下去赈灾。

朱高炽放下奏章,叹息道:“水火无情啊!让快马去报信,放粮,不用还,直接放给灾民。”

群臣一愣,然后心悦诚服的行礼道:“陛下仁慈!”

朱高炽的神色黯淡,说道:“你等做事要多想,从百姓的身上多想。你们想想,那些百姓遭了灾,身无长物,借粮借粮,拿什么还?等重建之后他们依然是两手空空,这是要逼人去逃亡还是自尽?”

群臣惭愧,朱高炽语重心长地说道:“民为根基,这一点你等多看看史书就知道,要让百姓能吃饱,不要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当年的那些军户朕还记忆犹新,哎!”

以前的那些垦殖军户当真是和乞丐差不多,后来朱棣大怒,下令整顿,这才好了些。

黄淮板着脸出来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臣当年也见过不少衣不遮体的百姓,近些年想来好了些,不过还不能放松,各地当扶助弱小,鼓励那些士绅豪商们捐助。总得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才行啊!”

金幼孜赞同道:“陛下,这些最好纳入地方的考功里,严格执行,不能赋税增长了,可治下的百姓却在嗷嗷待哺,那等官员,形同酷吏!”

群臣都纷纷赞同,朱高炽欣慰的道:“大明如今也算是米粮满仓,外患少有,当惠及百姓才是,诸卿下去多琢磨,就以此为目标,咱们君臣一起斟酌。”

散了之后,朱高炽回到后面,孙祥已经在等着了。

“陛下,福建之事争议颇大,大部分人认为应当作为盗贼处置,闫大建本也如此,只是后来不知怎地就改口说都是良民,只是因为被小吏逼迫,没了生路,这才上山,当宽恕。”

朱高炽闭上眼睛,两个宫女上来给他捶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