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微微点头道:“是这样,总有人想着大明该刀枪入库了,总想着该休养生息了,朕对此不吝惩罚。”

这是在说谁?

杨士奇?还是蹇义?

方醒觉得不大可能,夏元吉敢进谏,但杨士奇的可能性不大,而蹇义是完全没可能。

“一年,也就是说,最迟咱们得在七月出兵。”

朱棣明显的兴奋起来,坐不住的起身转圈。

以往的轻盈已经不见了,走动间,朱棣的脚步明显的有些迟缓。

转了几圈后,朱棣停步,皱眉道:“七月出兵,出塞时正好是塞外马肥之际,骚扰必然不会少,弄不好哈烈人的骑兵那时候就已经来了。”

这个君王一直在思索着细节和大势,方醒的心中一热,说道:“陛下,他们兵强马壮,可大明的勇士们也不差!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若是有人怕了,臣请为前锋!为大军开道!”

朱棣的眼中精光一闪而逝,盯着方醒,微微点头道:“你倒是悍勇,不过争前锋的人不少,且等那时候朕再做打算。”

不就是小股敌军吗,有啥好怕的!

几十万大军厮杀,不可能是迎头而上,而是会先试探,派出斥候不断去打探消息,而对方也会干同样的事。

斥候战是最惨烈的,遮蔽战场是首要任务,其次便是侦探敌军的情况。

而等双方的前锋登场后,斥候的任务就完事了,试探开始。

试探多半也是惨烈的,双方的前锋会进行一次次短促的作战,然后胜利的一方肯定会乘胜追击,直至侦测到对方的主力位置。

“据说他们的轻骑彪悍,比瓦剌人厉害,悍不畏死!”

朱棣对这个强敌了解的越多就越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