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转向周应泰,朱瞻基并未点评他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只是问道:“兵部可安排了人手去周边检查?”

那么多宝钞流入金陵,必然是内外勾结。

周应泰面露愧色道:“殿下,当时臣已经蒙了,只想着控制住金陵城中的百姓不能乱,没想到派人出去拦截那些人。”

朱瞻基垂眸,觉得由文人来担任兵部尚书果然是有些不合适。

可要是兵部和都督府都被武人掌控了,那就失去了制衡。

文武皆不可偏废,失去制衡的武力会走向何方?

这是一个难题!

这时外面贾全禀告道:“殿下,魏国公求见!”

瞬间,马一元和周应泰就看到了一个不同的皇太孙。

朱瞻基眯眼看着外面,面无表情的道:“他来干什么?皇爷爷令他在家读书,那便好好的呆着,且等读书有成之后,皇爷爷那里肯定会有重任交给他,毕竟魏国公一脉是我大明的栋梁!让他回去!”

马一元和周应泰面面相觑,都想起了南方对朱瞻基有些负面的看法。

在南方文人的眼中,这位皇太孙就是离经叛道的典型,对那位兴和伯偏听偏信,迟早要完!

可这几年慢慢走过来,朱瞻基不但没玩完,反而愈加得到了朱棣的喜欢,甚至于都掩盖了那位赵王的风光。

而那位兴和伯也不停的在折腾着,不但把交趾彻底折腾安稳了,而且还顺带把“不征之国”也折腾成了大明的疆土。

而最让南方文人纠结的就是瀛洲,原先的倭国。

南方人最恨的就是倭寇,这一点哪怕是苏州府的百姓都没有异议,他们惧怕倭寇某一天登陆上岸,然后烧杀抢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