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把茶杯放下,讥笑道:“可方醒却刊印了许多科学的书册,北平的书院一开,要多卖多少书?有多少人从此要改弦易辙?”

杨荣皱眉道:“书院的学生不能参加科举,这是方德华自己说的,难道还不够吗?”

……

“哈哈哈哈!有趣!居然把知行书院开到了北平,真是有趣!”

朱高燧刚从宫中回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笑的让人发蒙。

“不能参加科举,这就是误人子弟,而且他用刊印书册的法子来推行科学,这是在挖儒家的根基。”

朱高燧舒坦的坐下道:“金陵便罢了,可他居然还弄到了北平,这就是不让步啊!你说说,从前汉开始,对儒家不让步的最终如何?”

谢忱抚须笑道:“他靠着太孙和陛下可以一时得意,可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一旦他犯下大错,那就是死期到了。”

朱高燧嗬嗬地笑道:“本王就看着他作死,最好慢些,太快了少了好些乐趣啊!”

……

可方醒却没感受到这些恶意,他把那些编写好的教材拿给了马苏。

“大明现在需要的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我们需要用更高的效率来生产出别人没有的东西,而这一切儒学无法提供答案,所以你要好生的去学!”

这话听着像是在传衣钵,马苏也是恭恭敬敬的,可坐在方醒脖子上的土豆却让气氛变得有些古怪。

“铛铛铛!铛铛铛!爹!铛铛铛!”

土豆揪着方醒的头发叫嚷着,铃铛就卧在门口,懒洋洋的在打盹。

马苏接过这几本书,珍而重之的躬身道:“老师,弟子必不负您的期望,把方学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