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一家的前厅,三个白发老人坐在侧面,一个老人说道:“咱们在这边,凡是大明来的船都得先在这里靠岸,中山王倒也规矩。”

“那就好。”

方醒看看屋子里的布置,微笑道:“此处以后就是咱们大明的了,你等安心住着,大明的水师会时常过来巡查,有何异动,你等可禀告上去,大明不会坐视百姓在外遭受欺凌,永远都不会!”

“这才是王师啊!”

一个老人老泪纵横的道:“以前那些倭寇时常过来,不给东西就打人,前年开始,那些倭寇就不来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伯爷您在台州府杀了无数倭寇,还立了京观,得知消息的那日,村里人都喝醉了,高兴啊!”

另一个老人也是擦着眼睛说道:“自那日后,中山国这边对咱们也客气了不少,米粮都足量发来,孩子们也乐疯了。”

方醒唏嘘道:“以前大明的敌人在北方,难免疏忽了这边。后来北方的敌人被打败了,这才抽出手来收拾倭国,如今倭国成了大明的瀛洲,你等以后来往也方便了。”

……

得知村子里来了位大明的伯爷,那些孩子都围在外面,等方醒出来时就一哄而散,远远的,怯怯的看着。

方醒招手让那些搬运筐子的军士把东西抬过来,然后笑道:“让孩子们过来,里面有些糖果,也好甜甜嘴。”

“伯爷,这如何使得?”

一个老人惶恐的道。

方醒笑道:“有何使不得?都是大明人,瀛洲目前已经稳定了,以后会有商船跑这条线,你等缺了什么就说,他们下次自然会带来。”

箩筐打开,里面都是些风鸡腊肉,还有不少点心,都是厨子在船上做的,还新鲜。

“后面有些书籍和笔墨纸砚,孩子们远离大明,可祖宗的文字和话却不能忘,要好好的教,回头本伯就安排一个秀才过来。”

“多谢伯爷!”

几个老头又跪下了,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