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醒的拱手让李彬有些诧异。

大明的伯爵看似比侯爵低一等,可在政治地位上却是相同的。

李彬看了朱瞻基一眼,然后笑道:“兴和伯千万别多礼,老夫受不住。”

方醒笑道:“丰城侯战功彪炳,方某这等后辈如何不敬!”

“客气了。”

李彬的眸色缓和了一些,就说道:“殿下,京城中对于殿下出行征战是有些看法的,武勋倒是一面倒的支持,可文官却颇有些微词,说史上从未见三代帝王连续征战,大明民力衰竭,不可不虑。”

朱瞻基淡淡的道:“文武之道不可偏废,偏文则武必废,偏武则国无宁日,两者之争当平衡,莫要纠结于统御对方,一旦有那么一日,大明必危!”

李彬的眼中精光一闪,欣慰的道:“殿下果然睿智,此言臣当去信陛下,想必陛下必然大喜!”

今日朱瞻基的一番话,可以看作是他未来施政的预演。

而文武之争从来都是重中之重,能平衡这个关系的帝王,多半跑不了一个明君的美誉。

方醒笑道:“我就是不文不武,文不喜,武生厌,所以才能混的那么逍遥。”

“是吗?兴和伯有大智慧啊!”

李彬饶有深意的道,这位可是智将,虽然经常不在朝中,可嗅觉却从未退化过。

“臣此次出任奴儿干总兵官,不知殿下有何交代?”

李彬的话让朱瞻基和方醒都心中一动。

方醒到之前,李彬就已经和朱瞻基谈了许久,这时候才咨询朱瞻基的意见,显然还是朱瞻基刚才的那番话让他改变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