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云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封信,有太监过来接过,检查后递给了朱棣。

“陛下,这封信是前聚宝山卫的指挥同知董辟写给臣的,董辟说当年他任职于聚宝山卫时,兴和伯在军中一手遮天,阴使人排挤他,到了后来更是准备聚众闹事逼走他……”

董辟曾经是朱棣的侍卫,被派去聚宝山卫担任指挥同知。可这人过于高高在上,最终不得将士们的认可,差点兵变,最后还是方醒拖着病体压了下去。

想起这些旧事,有御史就跃跃欲试的想出班。

能弹劾倒一位伯爷,这对于御史来说就是大功,今年的考核肯定是上上。

“咳咳!”

左都御史刘观垂眸干咳了一声,让那准备出班的御史,和准备观望一下的御史都心中一凉。

新任的老大不许怎么办?

刘观可不是善茬,这位几经沉浮,从洪武年开始就不断的在升官和降职、发配中度过,直到今年朱棣才把他从刑部吏员提到了左都御史的位子上。

这种“提拔力度”堪称是空前绝后吧!但别忘了,这位先前可是刑部尚书,后来因为办事不利,直接被降职为刑部吏员。

而且刘观早年曾经担任左副都御史,后来是礼部尚书,所以威权甚重,这些御史不敢违命。

方醒听到董辟的名字后就冷笑道:“陛下,臣敢打赌,董辟的书信肯定是早就写好了的,尚大人此时才拿出来,敢问是何居心?!”

尚云面不改色的道:“陛下,这封信臣是早已收到,可那时兴和伯罪证不显,臣恐误会了重臣,就把它搁置了。”

朱棣已经看完信了,他沉声道:“兴和伯可有话说?”

方醒当然有话说,他先隐蔽的对面带忧色的张辅和夏元吉等人含笑瞟过,然后正色道:“陛下,臣冒昧了。”

张辅的心猛的一跳,就看到方醒的腰背一下挺直,然后朗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