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页

六月,初五……

六月十二……

天下烽烟骤然四起,各种各样的战事从东到西充斥人耳,夏季炎热沉闷的空气仿佛都能闻到厮杀的战场之上,令人作呕的血腥。张鲁走出道观,上了一辆马车回去府衙办公,帘子外有许多信徒朝着他的车撵行礼,也有声音在人群中祈求天师降下天兵赶走北来的敌军。

对于这样的祈求,张鲁心里也是哭笑不得,宗教是什么,其实他自己最清楚不过。但作为教化百姓,也是他毕生追求,当初从刘焉利用母亲的布道和刘家取得信任关系,这才有了如今的汉中之地。

一边布施天师道,一边巩固汉中政权,以学道者为官吏治理地方,总得来讲,天师道推崇向善的根本,在遍地烽烟的大汉十三州,让汉中成为世外桃源一般,仅关西百姓逃奔这里就有数万户,甚至教义传播至巴夷地区,得到该地方的羌、氐少民信奉。

马车回到府邸,同胞亲弟张卫也从外面匆匆回来,跳下马背将缰绳随意丢给士卒,就跑进厅中:“兄长,如今晋王兵锋已到箕谷,到处人心惶惶,到底打不打?汉中一地还是有数万兵马,据守城池也能坚持两年。”

张鲁坐在长案后面,沉默的处理着公务,以及教中一些事。

“兄长!你说句话啊——”

不多时,厅外谋士阎圃也走了进来,朝那边急躁的张卫拱了拱手,便走近伏案书写的身影旁边,低声说了一句:“主公,刘备遣人送来书信。”说着,他从宽袖里掏出一叠素帛递过去。

展开素帛,上面写道:师君雄据汉中,以道法教化万民,备在蜀中也常有耳闻,甚为钦慕,若能与师君相见,抵足畅谈,平生足矣。然,北方晋王公孙止,实为汉贼,兵戈南下逼近汉中,备为师君感到忧虑,也为汉中万千百姓心忧,自古以弱胜强者少,单臂难以抗衡强拳,但也有乐毅者,连横诸人迎难而上……备愿与师君连横,共抗北地晋王。

“功曹怎么看?”张鲁放下这份手信,交给胞弟张卫,偏头望向素有计谋的阎圃,“刘备刚得刘璋家业,就把头望向汉中了,他这信里说的倒好听,实则想要让我归附于他,这大耳贼当真是到处伸手捡白食。”

“那要看主公要如何选择了,晋王十五大军气势汹汹北来,南又有西蜀刘备,我们夹在中间,无论此仗能否打胜,都有渔翁在岸上盯着,圃之见,想成大事,当附晋王,如果不这样,那就只能西结刘备去归附他。”

张卫丢下那张手信,大叫:“那为什么不打!”

没人理他。

“刘备只有荆州、西川两地,看似庞大,但根基不稳,不如中原和北地……”张鲁沉吟了片刻,将公务丢去一边,站了起来:“……若归附他,将来兵败身亡,这天师道也怕是毁之一旦,若我诚心归附晋王,就算不再任汉中太守,也有一官半职,待到这天下太平之后,也可继续在这世道布教传承下去。”

“兄长,我们就这么干脆投了啊?!”张卫追在张鲁身后挥拳大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