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页

万历1592[校对版] 御炎 1272 字 2022-10-23

因为这帮家伙不事生产不交税,还广有地产,很多时候出现饥荒,大量百姓投入寺庙道观,使得他们的势力在地方上激增。

之后明政府对地方的掌握越来越弱,虽然官方度牒发放少,但是地方上有大量的违法私度。

情况就开始恶化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重拳出击

朝廷对地方掌控力度减弱,这种弱化的结果会体现在方方面面。

放在佛教和道教头上,结果就是僧人和道士的数量增多,寺庙道观不交税的土地越来越多,一些大的寺庙道观甚至拥有上万亩土地,危害不小于地方上的士绅豪强。

这样的行为蔚然成风,这直接导致交税的人越来越少。

明朝寺院和道观的财产虽没有前朝那么多,但是数量也相当可观。

了解到这样的事实之后,萧如薰非常反感这种现象,下决心要狠狠出拳整治他们。

萧秦政权上台执政之后,隆武元年二月,萧如薰直接把象征明皇室宗教色彩的万寿宫变成了太上皇的居住地,将紫禁城内一切带有宗教性质的东西全部赶出去了,并且定下规矩,不允许北京城内有宗教建筑。

隆武元年三月,萧如薰发布了宗教政策。

他再次明确了道士与和尚出家需要朝廷给度牒才能被认同,而有权发放度牒的只有在京师内的户部宗教管理司,地方上没有权力发布度牒,度牒是三年一给,有上限。

私度完全禁止,一旦发现,立刻将私度之人和进行私度之僧侣道士及其所属寺院道观一并取缔,全部发配做苦力。

并且萧如薰还派人在全国范围内普查道观私产和寺院私产,一并登记造册,还对各地道观和寺院的年份进行统计,对道观主人和寺院方丈的身份和学识水平进行考核。

以后三年一次,绝对不允许停止。

一系列的行动之后,隆武二年朝廷关闭道观三十六座,寺院二十七座,隆武三年关闭道观十六座,寺院四十八座,隆武四年关闭道观二十一座,寺院十六座,隆武五年接着关闭道观十七座,寺院二十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