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页

万历1592[校对版] 御炎 1245 字 2022-10-23

原来里面的翰林们在大秦立国前后杀的杀贬的贬,有才华而又可以和萧如薰站在一起的基本上都被下放到了各大部门进行工作,翰林院只剩下一些老迈的酸儒了。

实在没理由杀,也不想被他们烦,更不想因为赶走他们让他们无处谋火炉而被人非议,于是干脆留下来让他们干点杂活。

而之后内阁的官员们必然是从地下办事部门里面择优录取,任何人都有进入内阁的可能,任何官员都有最终成为帝国阁臣甚至是帝国首辅的可能,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规矩被萧如薰彻底废除。

而眼下进入内阁工作的年轻官员们在未来都会被派到地方,甚至是偏远地方,依照各自的政绩在未来逐步调回中央,主持帝国的一切运营,周而复始,代代不绝。

帝国的未来,正在步步走来。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韩擢抵播州

隆武二年二月底,大秦兵部尚书韩擢带着皇帝赏赐给播州之役的立功将士们的钱财物品还有封赏诏书抵达了播州。

此时此刻,播州大军已经分流完毕,只待皇帝命令抵达就可以开拔到新的驻地进行驻扎。

大家盼望皇帝的封赏诏书也是望眼欲穿的。

对于韩擢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差事。

大秦建政以来,对原先的六部进行了诸多拆分重组工作,大量的部门从原先的六部之中拆分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兵部就被分成了好几个部分。

现在职权最重的是原来的兵部尚书刘黄裳担任尚书的参谋部,而不是这个只剩下调查资料、填补资料、按照皇帝命令进行升迁安排和命令下达的职权的简单部门。

大明朝的兵部尚书位高权重,而大秦的兵部尚书根本就是个资料管理员,完全没有太大的实权,现在还能借着前朝余威装装样子,以后的兵部尚书们还真的说不好是个什么模样。

但是韩擢自己并不担心,作为押宝者之一,他们这群人抛弃了前朝之后都得到了新朝的任用。

并不担心其他的事情,韩擢很清楚皇帝派他来安排军士封赏的任务就是在给他赚资历赚名望,为之后进入内阁办事打下基础。

同理,徐光启被外派出去负责治蝗的事情也是在给徐光启进入内阁打基础,眼下只有三个阁臣远远不能满足皇帝的需求,皇帝认为至少需要七名阁臣才能看看满足大秦日常朝政运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