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页

寒门枭士[校对版] 高月 1409 字 2022-10-22

夜幕降临时,燕青率领二十名士兵摸到了烽燧下方,烽燧颇像后世的碉堡,呈圆柱型,高约一丈五尺,分三层,最下面一层用来养牲口,中间一层是营房,顶上是柴垛,平时被油布覆盖遮雨,如果发现南方烽燧点燃,士兵会立刻浇上火油,并点燃柴垛。

所以烽燧顶上时时刻刻会有一名哨兵站岗。

燕青飞出钩爪,钩住了烽燧顶上的石墙沿口,在燕青身后十几步外,三名弩手端着弩箭瞄准了烽燧顶端,一旦上面的哨兵发现钩爪或者听见动静,上前来查看,他们便立刻放箭射杀哨兵。

庆幸的是,楼顶的哨兵没有发现异常,燕青一纵身,迅速向烽燧顶上攀去,路过二楼的小窗户时,燕青小心地向里面探望,发现有四名士兵正在聚在一起赌博,灯光昏暗,四人全神贯注,完全没有发现窗外有人在窥视。

燕青又继续向顶端攀去,他伸手抓住一块大石,慢慢探头上去,却没有看见哨兵,眼前是一堆被油布覆盖的柴垛,估计哨兵在柴垛的另一边,所以没有发现钩爪。

燕青一纵身跳上了烽火顶上,落地无声,他躲在柴垛后向另一边慢慢望去,却发现哨兵正坐在楼梯头看下面的赌博,将一个后背暴露给了燕青。

燕青抬手便是一箭短弩射出,正中对方后背,哨兵惨叫一声,从楼梯上滚翻下去,燕青随即上前盖上顶板并反锁,只要顶楼不失,下面闹翻天都无妨。

片刻,四名士兵仓惶从烽燧内逃出,却被埋伏在周围的宋军乱箭齐发,射杀在烽燧门口。

第0853章 再夺踏割

烽燧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警示标志,如果赏移口有西夏士兵侥幸逃出,那么沿途烽燧必然会点燃示警,但宋军拔掉了最后一座烽燧,踏割寨的烽燧依然没有任何动静,那就说明踏割寨守军还没有发现宋军已悄然临近。

在拔掉骆驼岭的最后一座烽燧后,宋军并没有立刻下山,此时还是黄昏时分,踏割寨哨兵的视野还是能看到十几里外。

一直到夜幕悄然降临,燕青才下达了出发命令,八百名宋军士兵从骆驼岭下莱,穿过十几里荒原旷野,向踏割寨快步走去。

踏割寨和赏移口略有点相似,都是从一道斜坡缓缓上山,不过踏割寨要大得多,依山而建,挖掘了上百口窑洞,官道有两条,一条从山寨中穿过,另一条绕山寨而走,但不管哪一条,都被踏割寨扼守住,无法绕过踏割寨。

另外,和赏移口不同的是,踏割寨山脚有一座税署,在和平年代,这座税署负责对往来的商人进行检查收税,但在战争时期,这座税署则变成了前置哨岗,可以对山上的踏割寨进行提前预警。

虽然宋军可以干掉骆驼岭上的烽燧,但踏割岭山脚下的税署却无法回避,偷袭税署的风险太大,很可能会打草惊蛇,所以宋军这才使用了乔扮西夏军的办法。

斥候军这次北上携带了上百头毛驴,负责背负士兵的给养,又从赏移口寨内缴获了二十几头骆驼,此时毛驴和骆驼都转换了角色,驮着大大小小数百口箱子夹杂在队伍之中,就像一支队伍在护送这支驮着货物的运输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