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页

战争让老死不相往来的英国各阶层开始互动,这简直就是一场英国“贫穷大发现”之旅,期间暴露出的下层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惨状,激起了部分中上层人士对社会改革的期望。

用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的原话来说:“我从不知道存在此种情况,我为对自己同胞处境的无知感到羞愧。在有生之年,我将尽力帮助她们,使之有清洁健康的生活。”

当然,这只是道德观念上的改变,而更有力的是政治现状的改变。

英国政府为了挖掘战争潜力,不断提高社会福利,工人在战时参加企业管理成为普遍现象。在品尝到权益的滋味后,工人阶级哪里还愿意放手?他们迫切希望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而这恰恰与工党的执政理念相一致。

所以,二战刚刚结束,英国人民就迫不及待的让丘吉尔滚蛋了。

英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足足持续了二三十年,直到撒切尔夫人上台,资本家们终于开始反扑。届时,英国的国有企业大量私有化,社会福利不断消减,撒切尔夫人让社会主义英国重新变成了资本主义英国。

在战时和战后的英国人眼中,社会主义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资格拥有相当好的住房,拥有好的医疗保健,拥有平等的机会和适当的生活。

于是乎,英国的中低层阶级疯狂给艾德礼送上选票。当艾德礼大选获胜,丘吉尔黯然下台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傻眼了,包括英国国内的媒体都感觉是在做梦。

当时英国媒体是这样形容的:“一辆空的出租车停下,艾德礼走了出来。”——就跟变戏法一样。

最尴尬的还是丘吉尔,他当时正在代表英国出席波茨坦会议,会议开着开着就换了首相,等闭幕的时候已经变成艾德礼跟斯大林、杜鲁门一起合影。

……

药厂在战争期间被炸过两次,欧尼斯在伦敦市区的房子也被炸了,好在他们的乡村别墅还保存完好。

一回到别墅,欧尼斯就扔出大堆的报表资料。

周赫煊随手翻阅关键内容,发现“皇家制药公司”已经靠着磺胺和青霉素变成庞然大物。光是磺胺和青霉素两个系列的药物,就已经衍生出十多个品种,五年间更是收购兼并了七家药品公司,旗下药品种类已经多达60余种。

更扯淡的是,还有好几款放射性药物。

自居里夫人发现镭到现在,放射性元素就跟灵丹妙药一样,能够包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