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页

很快川剧演出结束,茶馆伙计抬上去一个案台。

一位身穿长衫的先生缓步而出,慢吞吞摆上醒木、手巾和折扇,这是要表演四川评书。

那说书先生的第一段话,就把周赫煊给逗笑了:“哥子伙些,《中国队长》第三集今天出来唠,你们是要先听《中国队长》,还是要先听《射雕英雄传》?”

“中国队长!”茶客们齐声回答。

那说书先生道:“好嘛,那就先讲《中国队长》。我要打声招呼哈,《中国队长》是漫画,第三集我也是才看的,有些地方讲不抻透(连贯)莫怪我。啪(醒木声),神州男儿志士多,投笔从戎思报国。七尺之躯全不顾,痛宰倭寇复中华!(定场诗)上回说到,那狗日的叫相原的日本博士,嘿急喊:快丢炸弹,把人都炸死。日本兵拿起手榴弹就朝牢房里头甩,轰轰轰的你妈到处响,里头的日本兵安逸唠,被炸得日妈打娘鬼叫唤……”

周赫煊实在不知该作何评价,他的超级抗日英雄漫画才连载三期啊,竟然就已经有人改编成评书,而且还是四川方言版的。

第914章【关岳庙】

说起四川评书,很多人大概会首先联想到李伯清。

李伯清的“散打评书”属于四川评书的一个变种,风格更类似于脱口秀。传统的四川评书虽然也闲扯,但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很注重相应的职业基本功。

就拿眼前这位说书先生来讲吧,他无疑属于四川评书中的“雷棚”(也作“擂棚”)。此派以讲古论史和金戈铁马为主,《三侠五义》、《说岳全传》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到了民国开始讲一些流行的武侠小说。还得学口技和动作表演,能模仿各种声响,演绎各种武打场面。

跟“雷棚”相对应的则是“清棚”,以讲才子佳人和传奇故事为主,重在风雅,以情动人,时不时的就要念诗作对,甚至当场唱那么几首小曲儿。

“啪!”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说!”

说书先生一拍惊堂醒木,台下茶客顿时清醒过来,接着便是各种嚷嚷起哄。

“幺倌儿,不要吊胃口嘛。”

“对头,快说后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