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页

学生们已经很熟练了,甚至到了习以为常的地步。有的甚至端着饭碗跑,连菜碗都没落下,边跑边吃还在一边说笑。

梅贻琦面色骤变,拉着周赫煊说:“周先生快跑,鬼子的飞机来了!”

昆明是在广州失陷以后,开始被日军不断轰炸的,而西南联大则是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

周赫煊随着人群玩命狂奔,从后校门越过铁路就是荒野,在林子里找个坟头躲避即可——学校这边还没有修防空洞。

没跑多远就遇见熟人,金岳霖一边跑一边打招呼介绍朋友:“明诚,你也来了啊,这是闻一多。”

周赫煊想不到自己第一次跟闻一多见面,居然是这种情况,他笑道:“闻先生你好。”

“周先生你好,什么时候来昆明的?”闻一多问。

“今天上午。”周赫煊道。

闻一多本来身体是很虚弱的,但他去年参加了“湘黔滇旅行团”,已经变得又黑又壮。

当时三校师生从长沙转移到昆明,是分三路进军的。

闻一多所在的那路人马,共11位老师和267名学生,还配有4名军事教官和队医,全程实行军事化管理,领队的是个中将。他们跨越湖南、贵州和云南三省,翻过雪峰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等崇山峻岭,步行3600里,被称为一场“文军长征”。

老师学生们可不仅仅是赶路,还要践行“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学实践。

路过武陵山时,闻一多讲授桃花源地名的原始意义,指导学生收集民歌,研究地方语言。李继侗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乡野农村的社会情况,袁复礼教授实地讲解河流地貌的构造变形……

没跑一会儿,周赫煊又遇到几个熟人,他问道:“思成和徽因呢?”

金岳霖气喘吁吁地解释道:“他们在川康考察古建筑,不在昆明。呼呼,别跑了,就这个坟头吧,墓碑看着挺结实。”

为啥要选坟头躲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