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页

“汉卿(冯庸)说得哪里话,你是航委会副主任,管理空军后勤也是应有之事。”常凯申顺势答应下来,否则吃相太难看了。

冯庸总算讨到点实权,无奈地说:“多谢总座。”

常凯申立即转开话题,对周赫煊说:“明诚,你耗资巨万为国捐献飞机,又周旋于海外让美国转变对华态度,实在是党国难得之功臣俊杰。可愿担任驻英大使?”

周赫煊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说道:“葆东兄(郭泰祺)在英国外交成就卓著,还是让他继续做下去吧。”

见周赫煊还是不愿封官受赏,常凯申又说:“既然明诚有志于空军建设,那不如担任航委会副委员长,领中将衔,你看如何?”

这职务相当于中国空军副总司令,地位仅次于老蒋,但肯定是虚职,而且多半还打着让周赫煊继续捐飞机的念头。

周赫煊稍作考虑,勉强答应下来,他需要职务和军衔做保障,方便今后在抗战大后方做事情。

“总座,我还是想去贵州一趟。”冯庸突然说话,悄悄地给周赫煊打眼色。

周赫煊只好帮忙进言:“总裁,我跟汉卿兄也好久不见了,可否让我也一起去看看?”

两人死活要见张学良一面,让常凯申心里非常不爽,但他也不好拒绝,答应道:“我过两天就派飞机送你们过去。”

张学良刚被软禁的时候,看管虽严,但对内不对外,想去看望的不必向老蒋通报。时任安徽省主席的刘尚清听说张学良在黄山,连忙从省城赶去,跟张学良谈了一个多钟头。

结果,张学良离开黄山的第二天,刘尚清即被撤去省主席职务。

别人去看望还好说,但刘尚清可是东北军元老,他跑去跟张学良密谈想干什么?

常凯申由此加强了对张学良的监管,外人很难再去探望。而有了刘尚清的前车之鉴,国党大小官员也对张学良视若洪水猛兽,平时连提也不敢提。

最近一年多,也就宋子文派人送去一车日用品,张学良那边冷清得很啊。

搞笑的是,历史上的冯庸,在西安事变后得到了老蒋“重用”,跟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