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页

美国大资本家对罗斯福的感情很复杂,尊敬、仇视、顺从、抵制、欣赏、愤怒……不一而足。

罗斯福和摩根索在炉边反复讨论,终于想出了具体对策。

那就是让摩根财团主导对华借款,利用桐油贸易带来的对美国化工领域的渗透,引诱摩根财团成为“叛徒”,由此站在支持援华借款这边。同时,再把几家中大型规模的银行,以及华尔街的部分机构作为缰绳,套在摩根财团脖子上防止出意外。

这样一来,摩根财团为了更大的利益,必然选择站在洛克菲勒、库恩·洛布和梅隆三家财团的敌对面。而让更多银行和机构牵扯进来,则能分散摩根财团的精力和注意力,让一头饿狼跟一群饥犬争夺肥肉,罗斯福可以放放心心的坐观其成。

摩根财团就算知道是圈套,也会一头钻进去。因为主导了桐油贸易,就等于把手伸进化工领域,以后杜邦等财团都需要看摩根财团的少许脸色。而杜邦财团为了自身利益,也不会彻底反对摩根财团主导借款,反而会一边竞争一边合作,让罗斯福这个裁判做得更加舒服。

两人聊着聊着,突然听到收音机里传来“水晶之夜”等内容,摩根索立即就把注意力转过去。

美国现任财政部长摩根索,他的父亲就是德国犹太移民,自然而然会对水晶之夜强烈关注。

历史上,直到1943年,摩根索才发现德国纳粹企图灭绝犹太人。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把各种线索汇集起来后发现一个惊人事实,那就是罗斯福早就知道纳粹灭绝犹太人计划,并且采取了坐视不管的态度。

摩根索对此很受伤,他和罗斯福可是相识多年的好基友,这种事情居然也瞒着他,简直不可原谅!

摩根索最终选择了原谅,但怒火未消。他耗费半年时间弄出《摩根索计划》,企图彻底消灭德国工业潜力,说白了就是要把战后德国直接变成农业国,让德国人永世不得翻身。

不过嘛,由于美国军方和国会的强烈反对,以及苏联的不配合,罗斯福只能选择放弃《摩根索计划》。

广播里传来主持人的声音:“就在几天前,德国纳粹成员对犹太人进行打砸抢烧,无数犹太教堂、商店、住宅变成废墟。数十万(数据不符)德国和奥利地犹太人,被逮捕送入集中营。不仅如此,德国纳粹反咬一口,认为这次事件是犹太人引发的,强迫犹太人向纳粹赔偿10亿马克。现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不仅无法找到工作,还要向德国政府支付赔款,他们的生活已经陷入绝境。今天,我们请到了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周赫煊先生,以及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先生,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此次事件。”

周赫煊:“美国的听众朋友们好,我是周赫煊。”

爱因斯坦:“我是爱因斯坦。”

主持人:“周先生,你是研究历史的著名学者,能从历史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反犹太主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