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页

“项羽”夺过梅兰芳手里的宝剑,即兴舞动起来,乐手们跟着敲锣打鼓,场面瞬间变得极为欢快。“项羽”边舞剑边唱:“文出众兮名盖世,遭刺杀兮大奖至。妃子!”

“妾妃在!”梅兰芳应道。

“项羽”拔剑四顾,激动道:“周先生文盖群雄,名动欧罗巴,让世人知我中国有英雄矣!国难又如何?且看我等自强不息。妃子,快快随孤杀出重围,迎接周先生归国!”

梅兰芳屈膝拜道:“妾妃领旨!”

“好!”

全场观众站起来鼓掌,台下的喝彩声,响亮得能把戏院天花板给掀翻。

第689章【推波助澜】

在我们的印象中,民国时期的报纸,标题应该是严肃的、内容应该是文白夹杂的。

其实绝非如此……

比如何应钦当湖南省长时,清明节回乡扫墓,报纸标题是《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比如赞扬丰子恺画技高超,不需画表情就能凸显人物情绪,报纸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又比如报道物价飞涨、工资不涨的标题:《公教人员不是东西——是东西也应当涨价!》、《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

这次《新闻报》就取了个好玩的标题,叫做《诺贝尔炸不死周先生,周先生征服了诺贝尔》:

“……据悉,刺客向周先生投掷的三枚炸弹,使用的是自制胶质炸药。这种炸药,威力巨大,恰好由诺贝尔发明。而在周先生遇刺的第五天,他征服了瑞典文学院,顺利斩获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从周先生创作出《神女》至今,已是第三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据某位欧洲学者透露,周先生这次拿奖过程波折,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欧尼尔。欧尼尔先生开创了美国民族戏剧,是美国戏剧界第一人,他的作品在欧洲也广受追捧。”

“一般而言,诺贝尔奖决选投票最多四轮。周先生与欧尼尔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竟让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难以抉择,连续三轮投票都不分伯仲。诺奖官方破例增加投票轮数,一直到第七轮投票时,周先生才终于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