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页

“爸爸,爸爸,你快看我的书包!”小灵均蹦蹦跳跳地跑来。

周赫煊笑着抱起女儿,在她脸蛋上亲了一口,笑道:“小书包真漂亮,灵均的校服也很漂亮。”

小灵均嘚瑟地说:“茀姨给我缝的书包,你看上面这朵花,是我画的。”

“画得真好。”周赫煊哈哈大笑。

小灵均已经5岁半了,本来依周赫煊的意思,打算明年再送她去读小学。可孟小冬却显得很着急,非要今年就入学,她对自己的戏子身份颇为自卑,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民国时期最好的小学有两所,一个叫“成志学校”,另一个叫“南开小学”。

成志学校,就是后世的清华附小,甚至学校内部还设有幼稚园,清华教职工的子女都在那里读书,学校董事会成员包括冯友兰、朱自清、潘光旦、叶企孙等名家。

至于南开小学,其前身叫做严氏家馆,比如现任清华校长梅贻琦及其夫人,以前都是严氏家馆毕业的。

成志学校和南开小学虽为小学校,但教学内容甚至比民国的许多中学还强,开设有国学、数学、物理、英语、音乐、绘画、体育等诸多课程。而且两校非常注重德育,从小就教育学生“勿傲、勿暴、勿怠、宜和、宜静、宜庄”,包括站姿、坐姿、行姿、穿衣打扮都有严格要求。

以民国的普遍教育水准来看,只要是这两所学校毕业的小学生,智商稍微正常的,以后肯定能归为精英一类。

真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连如何待人接物都要教。

此刻小灵均穿着崭新的校服,头发编成两根小辫,斜挎着漂亮的书包,站在那里装出一副小大人模样。

小维烈羡慕的看着姐姐,突然扭头说:“妈妈,我也要读书。”

张乐怡抱着儿子哄道:“乖,明年就送你去学校。”

“人家现在就想读书。”小维烈没有哭闹,而是噘着嘴生闷气。

周赫煊抱起儿子,对张乐怡说:“南开小学没有幼稚园,不如把维烈送去成志学校,等岁数到了再去南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