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页

“委座,你看杂志的事情……”戴笠小心问道。

“那本杂志就让他办下去吧,强行停刊的影响也不太好。对日本人,不能一味的惯着,《非攻》只要文章别太激进,那放任自流即可,”常凯申想了想说,“至于引进美国步枪生产线就不必了,我已经派人去了德国,希特勒愿意跟中国展开合作,直接买毛瑟步枪的图纸更划算。”

戴笠笑着拍马屁:“委座英明。”

常凯申又说道:“不过磺胺药品必须增加进口量,你让周明诚保证每年300万的份额,价钱方面都好说。”

“他会答应的。”戴笠欢喜道。

磺胺生意的巨额利润,自然不可能让戴笠一个人拿。至少得找杜月笙合作,才能更加方便的进货和出货,而常凯申这边也是要分一些的。

每年价值300万元的磺胺,戴笠这些人可以卖出2000万元,甚至是更高的价钱,谁让这玩意儿太稀罕呢。

当然,随着伦敦药厂扩大生产规模,磺胺在中国市场肯定越来越常见,到那个时候就不能往死里卖高价了。但至少在这一两年之内,戴笠等人都会因此发大财。

离开憩庐以后,戴笠立即给周赫煊拍电报,把常凯申的意思说明。

周赫煊的回复是:每年300万元的出货量完全可以,但药价必须提高两成,而且今年只能提供50万元的药品,因为欧洲那边已经卖断货了。

戴笠连忙跑去找常凯申,常凯申的批示只有一个字:可!

周赫煊长舒一口气,这几条狗终于喂饱,《非攻》也能继续刊印发行了。

周赫煊倒也不亏,反正药品生产出来就是拿来卖的,卖给谁都可以。即便利润不给常凯申、戴笠,也会被其他中间商给吃掉,老百姓永远不可能买到廉价药。

只不过,周赫煊感觉很憋屈,他真的不想跟戴笠这样的人打交道。

戴笠虽然策划刺杀了汉奸张敬尧,但他杀的进步人士更多。比如几个月前还跟周赫煊有说有笑的杨杏佛,就在6月份遇刺身亡,背后的策划者正是戴笠。

明年,戴笠还会策划暗杀进步报人史量才,策划暗杀抗日将领吉鸿昌,死在他手里的爱国者难以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