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页

白川义则的死讯,给中日两国都带来极大震撼。因为这家伙当过陆军大臣,积极倡导武力征服中国,属于日本军部的超激进派,同时也是第一个不听号令、擅自行动的关东军司令官,当初他利用郭松龄叛乱,将关东军部署在东北大片地区。

可以说,关东军能成功侵占东北,白川义则的贡献不说排第一,至少也能排进前五。

这家伙居然在上海被人给暗杀炸死了,全中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好多爱国人士自发地放鞭炮庆祝。

日本天皇下旨追封白川义则为男爵,并作诗哀悼:“少女雏祭日,止战谋和时。丰功不可灭,留取长相忆。”

中国的报纸也为白川义则写了两句诗:“乘着军舰而来,躺着棺材而去。”

白川义则是侵略上海的日军总司令,他被炸得重伤抢救,淞沪之战顿时打不起来。中日双方迅速加快了和谈的速度,在诸国列强的调停下,两国于5月5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这个停战协定签署得很仓促,双方都想着尽快完事,南京国民政府的表现再次显露出软弱可欺。

周赫煊在洛阳跟常凯申密谈的时候,早就把局势分析得很清楚,他希望中央政府能够硬气一些。常凯申也表示自己会硬气,但真正谈判时,为了苟且偷安什么都不顾了。

《淞沪停战协定》居然把上海划为“非战区”,在规定日军必须撤退的同时,也规定了中国军队不得驻扎上海,以此来讨得友邦(列强)欢心。

中国的领土被无端侵略了,停战之后居然还不准中国的军队驻扎,这算哪门子道理?幸好这个规定只是暂时的。

说一句笑话,淞沪之战的交战双方虽是中国和日本,但在解决期间其实已经沦为配角,诸国列强才是真正的主角。

英国派遣10艘军舰、6000余人增兵上海,美国把亚洲的全部军舰集中在上海,达17艘之多,法国在上海的兵力也增至3000人。中国和日本都不敢再打,生怕自己表现得太过强硬,会惹怒了这些欧美列强们。

英法美三国就是亲爸爸,两个儿子打架无所谓,但现在要砸家里的东西(在华利益),那就坚决不能容忍了,谁敢再动就打谁屁股。

其实中国和日本都被欧美列强给吓住了,如今国际流行的是“绥靖主义”。即便中日双方全面开战,英法美诸国最多也就谴责几句,他们那些军舰都是吓唬人的,根本不可能真的开火。

区别在于,日本是真的受到恐吓。虽然“一二八事变”的真正目标是转移注意力,但日本军方从来不缺疯子,好些家伙闹着要趁机全面侵华,列强的恐吓实际扼制了战争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