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页

孙瑜两手一摊:“那可就难啰,会国语的演员极少,说得标准的就更少。”

阮玲玉不好意思的举手道:“我国语说得也不太好。”

有声胶片都才刚刚发明出来,后期配音根本没法完成,因为胶片和录音磁片是一体的。周赫煊建议说:“可以请国语说得好的人,在拍摄的时候同步配音,录音设备不对准演员。”

“这个难度可真高。”孙瑜咋舌道。

“有挑战才有进步嘛,”周赫煊笑着对罗明佑说,“对了,罗老板,你的影院也需要更换有声播放设备。加上运费和安装费,一家影院也就花个三四千块吧。”

“什么?”罗明佑惊得跳起来,他发现自己被坑了。他旗下几十家电影院,更换有声播放设备就要二三十万元。

这也是有声电影推广最困难的地方……

周赫煊笑着说:“罗老板如果有困难的话,我可以投资入股影院。有声电影是大势所趋,美国95的电影都是有声片,再不更新设备就落伍了。”

联华影业拍电影虽然有可能亏本,但投资电影院却是稳赚不赔。

“我再想想。”罗明佑难以做出决定。

第393章【第一个现代汉语拼音学习者】

很多时候,屁股决定脑袋,身份决定立场。

就拿罗明佑来说,这是个喜欢玩新潮的富家少爷。在明星公司的《歌女红牡丹》热映,并取得轰动之后,他也叫嚣着要拍有声电影,还说要进口美国最先进的有声电影设备。

罗明佑说这番话绝对出于真心,并非忽悠旁人。但为什么直到联华影业倒闭,都没有进口有声电影设备呢?

很简单,因为有声电影需要有声影院来播放。而罗明佑的摊子铺得太大,开始几十家,后来上百家影院,他安装有声播放设备要花几十万大洋。

连拍电影都需要到处筹钱,罗明佑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升级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