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页

至于其他方面的战场,则有来有回,相持不下。

这种僵持状态的消耗战最为惨烈,每天耗费无数钱粮和士兵生命,就看谁能撑得更久。

就在军阀混战的同时,北平和上海开始考试。共计1600多名在校大学生,以及早已毕业的有志青年,报名参加“周赫煊留学基金”的第一届考试测验。

成绩优胜者被选入留学预备班,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准备学习——主要是帮助留学生提高法语水平,英语很多人都会。

马场道,小洋楼。

孙小姐端来两杯上好的龙井茶,说了声“请慢用”,便非常知趣的离开。

周赫煊拿起茶杯,笑问:“新婚生活如何啊?”

“还行吧。”李寿民笑容勉强地说。其实他婚后日子过得很不舒服,这宅子里的佣人都是孙家请来的。特别是那个管家,属于孙仲山的亲信,什么事都听孙小姐吩咐,不怎么把李寿民这个姑爷放在眼里。

李寿民已经在物色房产,租界的小洋楼他买不起,但天津城内的四合院却不在话下。一旦把房子选好,李寿民立即就要搬出小洋楼,他不想再受孙家的窝囊气。

周赫煊看出李寿民有心事,当下也不戳破,介绍道:“寿民,这是你的四川老乡李尧棠先生。”

巴金上前握手道:“李先生你好,我叫李尧棠,字芾甘。”

“记得记得,”李寿民热情地笑道,“我结婚那天,明诚介绍过芾甘兄。听你的口音,是成都人吧?我是长寿人。”

巴金说:“我最近正在拜读寿民兄的《蜀山剑侠传》,写得仙气渺渺,让人顿生离尘出世之感。”

“我不行的,”李寿民摆手道,“我就写点消遣小说,连作家都算不上,你们写严肃小说的才是大文学家。”

“寿民兄不必过谦,你在武侠小说里表现出的想象力,是真的让人佩服。”巴金笑道。

李寿民说:“我这个人喜欢到处旅游,造访名山大川。每到一个地方,了解到当地的神话传说,再被那山中云雾一熏,就不由自主的浮想联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