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李书华虽然暂时代理校长之职,但好多师生都不认可。而且李书华没能力向教育部要钱,北大那些教授的薪水已经又欠了大半年。

大部分学生希望周赫煊回去做校长,但老师们却考虑得更多。

周赫煊虽然有名气,但在教育部没啥人脉,很难弄到急需的教育经费。于是刘半农就作为北大代表,多次与蔡元培通信,想要请回蔡元培做校长,这样大家的薪水才有保证。

这新学期都已经开学了,北大既没有校长,也没有资金,可以说是度日如年。

老师们能不急吗?

“寿彭兄,务须再劝。我这边中央研究院草创,事务繁忙走不开,没有精力做北大校长。”蔡元培一口拒绝。如今北平局势复杂,一帮子地方军阀联合反蒋,蔡元培才不会去蹚浑水。

刘半农苦劝道:“孑民兄,只要你挂个校长的名头即可,日常校务我们会自行处理。”

“那就是尸位素餐,”蔡元培道,“北大校长职务,还是让有德者居之吧。”

“真不再考虑考虑?”刘半农问。

蔡元培态度坚决的摇头。

“唉!”

刘半农一声叹息,他起身说:“告辞!”

蔡元培连忙挽留:“寿彭兄从北平远道而来,留下多住几日吧。”

“我哪还有脸在上海游玩?北大师生等着我回去复命呢!”刘半农多少带着些愤懑情绪,他觉得蔡元培太不念旧情,太不给面子了。

蔡元培把刘半农送出大门,才返回书房继续看报纸。

如今每天的报纸,都有关于爱因斯坦的新闻,而且还连带着报道李石曾。这让李石曾在教育界、文化界威望大增,北平研究院也把中央研究院的风头盖过,蔡元培只能在上海干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