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页

见到马衡时,这位先生正在整理文物条目。

周赫煊抱拳笑道:“叔平先生,别来无恙啊!”

马衡惊讶地抬头道:“周校长,你怎么来了?”

周赫煊开玩笑说:“我来抓你回北大教书的,还不赶快跟我走!”

“北大复课了?”马衡问。

“就快了,”周赫煊拿出白玉扳指,笑道,“我这趟是来献宝的,你登记一下。”

马衡接过扳指,瞟了眼沁色说:“这是陪葬品啊,而且是刚出土的。”

周赫煊如实说道:“这个玉扳指,是孙殿英从乾隆手指上扒下来的。他拿来贿赂我,想让《大公报》不再报道盗墓之事。”

“这个混蛋,尽干缺德事,”马衡骂了一句,才郑重地说,“先生见宝物而不动私心,马衡佩服。”

“别佩服我,我是懒得沾上一身骚而已。”周赫煊笑言。

这是真话,连孙殿英行贿常凯申九龙宝剑这种事,今后都要全部曝光出来。

以孙殿英的大嘴巴,指不定哪天就会说:周赫煊啊,我送了他一个扳指,他当场就收下了。

周赫煊现在有钱,几十万大洋在银行里存着,犯不着因为这点东西背污名。就算他要搞文物收藏,直接找孙殿英买就是,姓孙的正着急着销赃呢,价钱便宜得很。

马衡立即带周赫煊去档案室,又找来两个同事做见证。他将玉扳指的情况详细写下,三人分别在档案表上签名盖手印,接着又让周赫煊签名,这才完成捐献程序。

周赫煊感到非常满意,这帮人都是纯粹的文物保护者。等抗日战争爆发,也是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将故宫的珍宝千里转运到大西南——甚至有人为此而丧命。

等他们将乾隆白玉扳指归档后,周赫煊才对马衡说:“叔平先生,明日北大复课,你愿意回去教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