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页

公子千秋[校对版] 府天 1787 字 2022-10-22

这三位高官言辞交锋的时候,底下也不知道多少人向越千秋自荐,想加入出使北燕的使团。这一刻,什么武英馆,什么将来的前途,全都比不上少男少女们前往敌国异域历练一番的期盼。要不是各派长辈忙不迭出来安抚情绪,这武英馆的挂牌仪式险些被搅得一团糟。

可以想见,那几个越千秋想尽办法招来的学官和教授们,此时是何等无奈。

总算这里头没有蔑视武人,不知变通的腐儒,当现场那热烈到炸锅的气氛终于渐渐平静下来,周霁月象征性地说了几句,接下来轮到他们之中推举的代表明守一说话时,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把下头两位尚书大人气了个倒仰。

“我是为了越家捐献的这些古籍,这才来武英馆当这教授的,其他学官和教授亦然。你们学与不学,用心与否,全都与我不相干。可每月每季,按学业进度定等的榜单,都会贴在武英馆门外,金陵百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是否愿意被人骂成草包,你们自己好好想一想。”

“学而优则仕,我从来最恨这话,读书读得好就能当官造福一方?未必!放在你们身上,读书读得好,你们的武艺就能提升?无稽之谈!可你们若不想当一个纯粹只懂得舞枪弄棒的莽夫,那么就沉下心好好学一学兵法,学一学律例,学一学诗赋,学一学经史。就算一时觉得没用,以后至不济你还能给自己的孩子启蒙!”

“这叫什么话?朝廷是让他们给武夫讲忠义的,他居然说什么没用……”叶广汉终于忍不住再次吹胡子瞪眼,“这人越千秋哪儿找来的?”

“金陵名士,家里还有太祖皇帝的丹书铁券。”说出这话的时候,越老太爷脸上笑呵呵的,等看到叶广汉顿时哑然,他听到年轻人们议论纷纷,却有不少人赞同,他方才淡淡地说,“别指望武人和那些监生一样老老实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他们又不考状元!”

“忠君报国不用灌输,天下百姓大抵知道忠义,在武英馆这种地方,耳濡目染之间,他们自然而然更懂得这一点。你想想刚刚多少人争着想跟千秋去北燕?若不是想着忠君爱国,想着建功立业,谁愿意去那种地方?找死吗?相形之下,某些畏难畏死的读书人差多了!”

叶广汉只觉得胸口噎得慌,可情知辩不过越老太爷,他只能悻悻骂道:“随你们折腾,我不管了!”

只有这对乱七八糟的祖孙,能折腾出这乱七八糟的武英馆!

第二百七十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

武英馆盛大开学的这一天,原本最应该到场的一家三口,却全都窝在家里。

也正因为如此,东阳长公主府从前到后,统统笼罩在一片低气压中。

双胞胎兄弟俩过了年才刚刚四岁,难得偷闲一天,没有去越府大太太那儿。虽说往日他们是上蹿下跳犹如没安生的皮猴,可在这种关头,兄弟俩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大对劲的气氛,从早起开始就老老实实不大吭声,甚至在早饭结束后就溜回了属于他们的东厢房。

可他们把婢仆都轰出去后,谁都不知道,两个人正一边一个挤在东厢房门帘后头,透过门缝往外头张望着,两只耳朵竖得高高的,仔仔细细听着正房那边飘出来的只言片语——哪怕大多数时候他们根本听不到,听不懂,可并不妨碍他们继续扎在那儿偷听偷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兄弟俩全都觉得腿酸了。小双不由得放下自己这边的门帘,冲着哥哥叫道:“真没劲,爹娘都怪怪的,要不,我们去找诺诺姐姐,让她帮我们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