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页

公子千秋[校对版] 府天 1977 字 2022-10-22

而且,政事堂三位宰相在某些事情上或许有纷争,可此次全都站在了皇帝这一边。不少人发现,不知不觉,朝堂上站着的官员已经换了一茬,其中很多都是十年之中崛起的新锐。既有书香门第,也有世家子弟,更有寒门学子,而便是这样一批人此次扛起了大旗。

毕竟,针对那些在此次风波中倒台的人家,抄家的固然是三司,但抄完之后负责下狱、审理、定罪的却是这些新锐官员,那雷厉风行的作风,一时竟是让金陵官场为之一肃。直到这时候,方才有人在私底下议论起楼英长曾经潜伏在大吴这些年探听到的那些阴私。

很显然,当时皇帝不想发难,因为那明显是北燕秋狩司的煽风点火之计。可现在风头过了,楼英长的脑袋高悬金陵城头,而无头的尸身曝晒在外,于是,当初那些被揭短之后一度被轻轻放过的人,如今一个一个都被定了罪,或罢官去职,或直接下狱!

但这些官场上错综复杂的角力,越千秋却根本没时间去过分关注。因为他正要面对一个非常无奈的事实——此次出行不得不需要一个文官领头,结果,皇帝挑挑捡捡,群臣来回扯皮,最终推出来的人物,竟是让他觉得又回到了去年出使北燕那会儿的光景。

毫无疑问,打头的是刚刚升任大理寺卿,兼任太子詹事的越大老爷!

临行前的这天晚上,越府鹤鸣轩灯火通明。主位上坐着越老太爷,越大老爷和严诩分坐两边,而越千秋则是挨着严诩坐,把越大老爷下首那种难捱的位子让给了周霁月,竟是此次前往北疆霸州除却那位新太子之外所有最重要的人都齐聚一地。

越老太爷轻轻用手指敲了敲扶手,笑着说道:“老大和千秋自不必说,一个是我儿子,一个是我孙子,阿诩和霁月丫头被我叫到这来,肯定都以为临走之前,我要面授机宜是吧?这话既对,也不对,今天不是我给你们面授机宜,而是另有其人。”

说到这里,这位在家中朝中全都权威极高,说一不二的老爷子,却是站起身来,随即用几分埋怨的口气说:“皇上召他们去宫里说话岂不是更好?这样借我的地盘把人都聚在一起,回头恐怕又有御史要逮着我弹劾一本,说我越权了。”

“你怕什么弹劾?你这几十年官场下来,弹劾你的奏疏足够堆满几间屋子了。有道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你都已经没皮可掉了,还怕什么烫?朕若不是因为宫中见人动静太大,建真那边也不方便,反而是你这边自在,也不会让你出面。”

随着这话,却只见屏风后头皇帝不慌不忙走了出来。除却周霁月颇为吃惊,其他人顶多只是稍稍诧异一下,却是齐齐站起身来。而越千秋极其淡定地看着笑眯眯的爷爷,心想除却小胖子,此次出动的几乎都是越家相关人士,也难怪皇帝选择了直接跑到这里来说话。

他压根没去想自己把周霁月算成是越家相关人士有什么不对,目光忍不住往皇帝身后看去,等发现空空如也,并不见自己刚刚见到皇帝时联想到的小胖子,他不禁有些意外。下一刻,他就只听皇帝开口说:“千秋,四郎没跟朕来,你不用找了。”

“呃……”越千秋顿时有些小小的尴尬,摸了摸鼻子就赶紧随着其他人一块行礼。

而皇帝伸出双手按了按,示意众人坐下,自己却就这么站在了当中:“今日借越家这鹤鸣轩见大家,只因为有些话不适合在宫里说,而且,朕也不希望那些话被人听到,尤其是四郎。北燕皇帝遇刺来得突然,萧敬先的那道密旨也来得突然,最近金陵这些事更是突然。”

“你们不是朝中某些迟钝的文官武将,想必有自己的判断。没错,不论北燕还是我大吴,都仿佛被人在背后推着,于是不得不去做很多事情,有些步伐更是迈得太快!比方说,朕原本并不打算这么早清查裴家,不打算这么早召回嘉王,不打算这么早清理官场,但毒瘤既然爆发,那么朕不可能再像从前那些年一样忍着,只能切掉。”

说这话的时候,皇帝语气冷峻,和一贯的温和宽厚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