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1933年,柏林(4)

戈林一看到希特勒就大喊:“这是人作乱的发端!他们揭竿而起了!我们可不能坐视不管。”

劳埃德有种怪异的不真实感,像剧院里的观众,而这些大人物都像演员。

希特勒比戈林更装腔作势。“现在要采取零容忍!”他尖叫道,听起来像是在对一整个体育场的人演讲似的,“任何一个阻挡我们的人,必杀之。”他的身体因狂怒而剧烈地颤抖着,“所有人一经逮捕,就地枪决。议会的议员必须在今晚执行绞刑。”他看上去像是随时会爆炸。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很刻意。希特勒的恨意很像真的,但最后的爆发,是为了他们这群人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一场表演。希特勒是个演员,可以把真实感情放大给观众看。他的这番话的确起了作用,劳埃德发现,在场的人都被他动情的演讲迷住了。

戈林说:“元首,这是我们治安警察的首领鲁道夫·狄尔斯[7],”他指着身旁精瘦的黑发男人说,“他已经逮捕了其中一个破坏分子。”

狄尔斯倒没有很激动。他平静地说:“我们逮捕了荷兰建筑工人马里努斯·范·德·鲁比。”

“他是个该死的共党分子。”戈林情绪激昂地说。

狄尔斯说:“他是荷兰派来放火的。”

“我料到了。”希特勒说。

劳埃德发现,希特勒不顾事实,变着法子要把罪名扣在人头上。

狄尔斯谦恭地说:“从第一次对他的审讯来看,我只能说,他显然是个疯子,没有同伙。”

“胡说!”希特勒狂叫道,“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但他们误判了,他们不知道人民已经站到了我们这边。”

戈林转身对狄尔斯说:“从这一刻开始,警察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我们有共党分子的名单——包括议会议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活动的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把他们统统逮捕——就在今晚!该动用武力时要毫不手软,审讯时绝不留情。”

“遵命,长官!”狄尔斯说。

劳埃德意识到,沃尔特有理由担心。议会大厦的火灾正是纳粹一直在找的导火索。他们不想听到大火是某个疯子造成的说法。他们希望这是的阴谋,以便把人一网打尽。

戈林嫌恶地看着鞋上的泥泞。“元首,我的官邸离这里很近,但幸运地没有被这场大火殃及,”他说,“我们是否要移步过去呢?”

“好啊,我们要讨论很多事呢!”

劳埃德扶住门,让他们出去。车开走以后,他跨过警察围起的隔离带,走到母亲和冯·乌尔里希夫妇身边。

艾瑟尔问:“劳埃德!你到底去哪儿了?我都快担心死了!”

“我进了议会大厦。”他说。

“什么?你是怎么进去的?”

“没人拦我,我就自己进去了。里面已经乱成一团了。”

母亲愤怒地挥了挥手。“他从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她说。

“我见到了阿道夫·希特勒。”

沃尔特问:“他说什么了吗?”

“他说这把火是放的,马上将展开对人的镇压。”

“愿主保佑我们。”沃尔特说。

托马斯·马赫还在为罗伯特·冯·乌尔里希的冷嘲热讽而深感受伤。“和你一样,你弟弟也想飞黄腾达。”罗伯特·冯·乌尔里希说。

马赫真希望当时能对他这样说:“为什么不呢?你这头猪,我们一点儿不比你差。”他渴望着报复。但这些天他一直很忙,没有时间来处理这件事。

德国秘密警察总部位于政府办公区阿布尔雷希特王子大街八号,一幢优雅的古典式大楼内。每次走进大门,马赫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自豪。

这是个让人激动的时刻。议会大厦火灾发生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四千多名人遭到逮捕,每个小时都有更多的人被捕。德国就像扫除了瘟疫,马赫觉得柏林的空气比以往更清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