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页

三军司命的大旗之下,几十个鼓手在用力敲响着大鼓,袁崇焕的黑脸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表情,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袁崇焕此时的精神十分亢奋和激动。

程本直,李烟客,梁稷,一个个幕僚都是面含隐忧,或是满脸亢奋。

九边只剩下辽镇,连蓟镇也降了,大明已经是死局,袁崇焕却并不肯投降。他要独立的地位,要世镇辽西,只能搏这么一把,趁着和记力量不强,张瀚一心要稳定北方大局时,只要撑过去,招抚就会随之而来。

这是幕僚和诸将多次商议后的结果,如杨国柱,黑云龙,西北诸将那样投降,辽西的将门也不愿接受这样的结果。

在大明,他们早就是藩镇,朝廷法令管不了他们,祖大寿在广宁一役时率部先逃,屁事没有,文官武将死再多,祖家仍然是辽西第一将门。

其余的诸将,各有利益,亦是早就绑成了一体,朝廷一年几百万粮食和银子,将他们的野心和欲望早就推倒了最高处。

搏一把,图个富贵荣华,世代相传。

而众人时不时的看向身后,在城东二里外的威远堡一带,大片的营垒一眼看不到边,到处都有骑马飞驰的辫子兵在成群结队的往关门处集结。

皇太极已经拿下辽西诸堡,拿下了空虚的锦州和宁远,现在他带着八万大军就在二里之外,已经连续派多名使者到山海关来,愿与袁崇焕的关宁兵一起抗击和记。

女真人的借口很好,叫袁崇焕效法当年申包胥之事,他们愿借兵与大明复国,保卫大明京师,共击和记这个强敌。

在这样的借口下,最强硬的何可纲也没有办法反对。

是的,中国的君臣大防远高于华夷大防,皇太极的借口无懈可击。

当然若八旗兵入关,后果就完全难以预料,将会是一个相当混乱的局面。

在犹豫之下,袁崇焕还并未答应,他还在等更好的时机。

清晨八点时,关宁兵也集结完毕了。

诸将出城前往阵前指挥,这时两军相隔不过二里了。

这时北翼城方向传来欢呼,黑云龙等诸降将奋力猛攻了一个多时辰,已经拿下了北翼城,顺着长城在追击败逃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