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页

如果是前些年和记起兵,张瀚就是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而当农民军大起,各地反叛层出不穷时,张瀚就是救时之主了。

“大人真是穷极安排,无所不包,无事不罗致……”赵立德终于心服口服,这个特务头子一向是以聪明和坚毅果决,并且以敢想敢做出名,辽东那边的情报网络的成功就说明了这厮的能力出众,所以从一个锦衣卫降官加入和记,现在已经是军情司的高级官员,这在和记内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赵立德一向自诩多智,但对张瀚常有无力之感……降官的坏处是不易融入,好处就是不那么容易迷信。和记内部一直跟着张瀚的人早就不会想那么多,张瀚叫怎么做就照吩咐做事就是了。

赵立德不同,他总会有所考虑,会思索张瀚命令的内在逻辑,根据命令和事实结果来推演张瀚的思维方式。

有时候他的推算有成效,能把握到蛛丝马迹,在那个时候赵立德就会很自得,感觉很不错。做这种事的时候他不会和任何人在一起,总是在晚上,在小桌上一边喝着烧酒,就着盐水毛豆或是炸花生米,悠悠然的自得其乐。

每次成功,赵立德都会喝一小杯,那种感觉甭提多美了。

现在这个时候,赵立德算真正明白过来了,自己的智计和眼前这位真的是天差地远,根本没有什么可比较的可能……

张瀚看到了赵立德的情绪变化,心中也是暗笑。

能折服一个聪明人不容易,古往今来君主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一个,甚至很多方面会不如部下。比如汉高祖带兵肯定不如韩信,治政当然不如萧何,智计肯定不如张良,但刘邦能对这些人杰笼络而任用之,这就是成就了帝王之业。

如果是小心眼的主上,对部下多有猜忌和提防的,特别是感觉自己能力不如部下就百般限制的,一般都成就不了大业。

所以张瀚对部下是不是比自己强并不介意,一个团体内如果人人智商和能力都比主君弱,这并不是好事。

不过能小小坑一把眼前这厮,看着这个聪明人在自己手里吃憋,哪怕是作弊,张瀚心里也是极得意的。

“暂时还不必急。”张瀚做了一个手式,对杨秋道:“如果信王即位,第一件事是收拾魏阉,然后才轮到我,我们太早发动,会影响朝廷内部的大局,产生不必要的变化……嗯,暂时还是镇之以静,不过等魏阉倒台的那天,应变计划就要开始执行了。”

“是的,大人。”

杨秋答应一声,见张瀚没有别的吩咐,就示意赵立德等人随自己一并离开。

“杨大人。”下了箭楼走了一段路之后,赵立德忍不住问道:“应变计划密级很高?现在能转达到在下这一级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