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页

时人以为北人强悍而血勇,南人矮小而懦弱,其实从明末到民国,作战勇敢,悍不畏死的反而多半是南人,明朝的浙江义乌兵为诸军之冠,清末时则是湖南的湘勇和淮军打的最为出色,至民国,则北伐的南军以南至北,横扫全国的军阀,可见偏见不实。

现在的蓟镇兵最多五万人左右,已经远远低于万历年间,关键是蓟镇距离辽镇太近,精兵强调多半调往辽镇,在历次战事之中蓟镇兵损失极重,已经被打断脊梁骨,到皇太极绕道入关时,蓟镇一触即溃,全无抵抗的能力,守城的能力都远不及格,连辽镇也大大不如了。

到后来朝廷加设保定总督来充实蓟镇,全无用处,而八旗兵不管是从蓟镇或是宣大地区都如入无人之境,相比九边强盛之时,真是令人嗟叹。

“你的事很简单,不过我也不太清楚。”聂磊笑着将手中的东西递给张春牛,笑道:“这是你的身状,军政司那边刚从政事堂那边又接回来。”

张春牛知道现在委任军官和免职,或是提升或是降级,都是军政司在处理,调任和驻扎归军令司来管,军籍退伍安置都是军政司的事,当然原本的职权还在,军政司的职权是扩大了许多。

这也是必然之事,军令诸司合并成立枢密院,算是单独的军事职能部门,与政事堂几近平级,未来的政事堂主脑是宰执,枢密院的主持者则是枢密,双方近乎分庭抗礼。

在军事问题上,可能枢密使会比宰相更有发言权一些,在职能方面对枢密院肯定会有所限制,不管怎样,军权问题始终是相当敏感,张瀚自己本人能镇的住,但他要为子孙后代考虑。

宰相不能兼任枢密,也将成为不可更改的家法。

大政方针张春牛不懂,也没有想那么多,他有些疑惑的接过聂磊递过来的纸张,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的身状。

这是军政司统一出的,形制和用纸都有特别的讲究,外人想仿制都仿不来。

当然军政司的身状是要在军令司那边归档,以前送政事会议,现在送政事堂和枢密两方面建档归档,外人冒充了也没有什么用处。

军官上任会有不同的军政官陪同,交代事务,陪同上任接管部队之后,军政官才会离开,这也是一系列的流程手续。

“兹任张春牛为辎兵第十七团指挥,此令。”

底下是军政官的签名和军政司的银印,同时还有聂磊的署名,在左侧下方则是政事官孙敬亭的签名。

“枢密使还没有定下来。”聂磊道:“要不然的话,你是团级指挥了,你的任命要军政官到政事官和枢密官三方面的签名备案。”

张春牛笑道:“辎兵团级也就对应战兵营级,太隆重了吧,我有点受宠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