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页

……

“那边就是宣府镇城。”

张瀚和孙敬亭,夏希平等人踏足在一个废弃的军堡顶端。

岁月侵凌,堡城已经倾斜,感觉随时都会坍塌的样子。

天气渐渐和暖,堡身的夯土层长出了不少碧绿的野草,如果是夏季,整个军堡外将是一片碧绿。

这座军堡应该是在洪武年间修筑,废弃于永乐到成化年间左右。

在国初时,大明的边防线是在草原上,从大宁卫到东胜卫不仅有大量的蒙古蕃骑效力,还有大片的军堡将防线北移。

加上后头的十几个塞王和他们掌握的兵力,由于国都定在南京,明太祖也是为了边防费尽了心血。

再派太子朱标巡看关中,试图迁都西安,巩固北方边防,而关中之地易守难攻,适宜为王都所在。

可惜时势变化,斗转星移。最少自然的力量非人力可抗拒,关中残破,主要是开化太过,经济和政治重心必定会移出,非人力可以逆转。

张瀚踩了踩脚下的夯土,说道:“昔年太祖建此地时,怕没想到会有今天。”

“昔年之事提他做甚。”孙敬亭意气风发的道:“今日又是我汉家儿郎纵横草原之时,塞垣只是不得以而为之的事。”

孙敬亭看向张瀚,说道:“日后文澜当以人心为塞垣,比长城和敌台管用。”

“也不止如此。”张瀚笑道:“人心之说虚无缥缈,我还是更倾向于用商业来将内外融为一体,从此之后,边塞内外形同一体。”

孙敬亭知道张瀚近来已经逐渐要将商学的理论给确定下来,这事情已经交给文宣部门去做。

文宣司的人出的檄文十分有力,如果要夸赞的话可以说是抵得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