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页

“说的也是。”

几个辎兵驻守这个地方叫观察哨,在山谷的背风处,一个小型的石屋,外围有哨探,不必担心被女真人来摸了哨。

就算这样,其实在刚刚李明礼接近过来的时候,轮值的哨兵也早发现他了,没有报警只是因为李明礼经常过来,所有人都认得他了。

在爬犁迅速消失在天际一端的远方时,所有驻守辎兵的心里也是沉甸甸的,各人都感觉有些不对劲,但他们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可能是要有大事即将发生……

李明礼在午时之前一定要赶回去,冬天不捕鱼,也不围猎,但牛录里可能会有什么事临时找他,就算他有哨探之责,也不可能出来一整天不回去,他驾着爬犁,几乎是风驰电掣一般的向前赶去,在爬犁之后,干粉一样的积雪被卷起来,被风吹的滚动起来,象是一条旋转着的雪龙。

在辰时前后,饥寒交迫的李明礼终于抵达了另一个军情司的情报点。

这里戒备更加森严,相隔里许,两个骑马的哨骑就迎了上来,确定了李明礼的身份之后才引导他的爬犁慢慢进入警戒圈之内。

说是情报点,也可以说是一个火路墩,和商团军的每一个火路墩没有任何区别。

说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个火路墩离前方太近了,根本连东江军的外围都算不上,要知道距离女真人的实际控制区不到二十里,如果敌骑过河,疾驰前来,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合围,想跑都跑不掉。

十二团敢在这里筑火路墩,说明对自己一方的军情工作有着强烈的自信,后金方面有几百人规模的集结这边就可以知道,一旦过河,商团军一方肯定是在对方到来之前就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不管是坚守等候援兵,或是主动撤退都可以,绝对不会落到被对方打闷棍的地步。

这个火路墩驻守的人员也多,大约在三十人左右,除了是火路墩和哨骑巡防基地外也是军情司正式的情报点,同时也承担去深山伐木人员的后勤保障,在这里是往宽甸各堡的几条官道的交汇区,砍伐的木头不可能在山谷中运送,就算累死了也运不出几颗,把木头从山谷林地中弄下来,然后用爬犁或是马车运输,往十二团在宽甸的基地送,再沿着江口把木头编成木排放出去,就是用这样的办法,用一个个火路墩和几百个伐木队,宽甸这边才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优质的大木头给台湾那边。

放眼整个中国,也就是宽甸这边适合了,整个东南和西南地区都没有大木头了,台湾那边的高山之中也不适合大量的大木头生长,而且论地理条件,台湾的深山完全没有任何开发,不象宽甸这边曾经住过好几万汉人,各堡之间有道路相连,而且紧邻鸭绿江,把木头放在江里一路漂出去,省了无数的人力物力。

看到留着辫子的李明礼赶着狗爬犁赶过来,墩堡里的人心中当然有数,两个军情人员立刻迎了过来。

“有紧急军情。”李明礼对军情人员道:“不能耽搁……要立刻上报。”

“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