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页

大镜子想运过来很不容易,小的镜子还是可以的。

和记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特别是在南洋地面的能量已经不可忽视了,在巴达维亚的耶苏会可能是感觉和记完全能在不远的将来自己就做出来,叫传教士带一带,应该是耶苏会的一种善意表达。

众人上了马车后,首先感觉一阵暖和。

车厢里很大,陈设也较为豪华,还有小小的铜暖炉散发着热能。

各人都把毛皮大衣脱掉,长随们坐着另一辆车,设备当然不如商人们坐的这辆车好,但也相当舒适。

“咱们这车有弹簧减震系统。”车掌站在车门前道:“各位每人是四十两银子,看似很贵,其实几天功夫就能到家,还舒舒服服的,算起来还是很合算的。”

吴姓商人含笑道:“知道,你说的不错,以前想花这钱还没有地方花去。咱们行商的人,最害怕出门时在路上的辛苦,要是早就有这样的车子,谁还骑马或是坐那颠死人的骡车。”

“路上如果各位东主害怕耽搁时间,反正有点心,干粮,果子,咱们可以早晨出发,天黑前打尖休息。”

“就是这样,赶路要紧。”

所有人都归心似箭,没有人愿意在这种时候出门,就算是商人也是一样。

天大的利,也不如在家和一家人过年重要。

马车的车身轻轻一震,接着商人们听到了吆喝声,马车缓缓驶动,开始向着南方行进。

第1275章 虎贲

赵贵和长随们一辆车,除了没有那些奢华的摆设,车身内大小和前头一辆差不多。

这个时候东主们也没有办法省钱了,这些长随倒是可以骑马跟着,可还是要雇不少马,沿途还要细心照料马匹,如果马疲了病了就更麻烦了。

不如雇车,一路隔三十里就有个维修补给点,直接不换车换马,车行里都有马,平时吃的很好,轮换着拉车,这一群永平人坐的马车都是四轮客运大车,人们对列而坐,一辆车挤挤的话能坐十来个,还能在后头带不少行李货物。